近日 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部分学校 都出现了因学生发热而停课的情况 发热原因为甲型流感 引发公众关注和担忧
对此 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 流行病学教授魏晟表示 因麻疹、水痘、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 导致的停课是很常见的疫情应对方式 当学校内出现一定数量的病例后 为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 会采取小范围停课的方式来应对 大众不必因为“停课”二字而过度恐慌
当前甲流进入高发期 甲流有哪些症状?是如何传播的? 又该如何防治?一起来看
甲流的症状有哪些?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主要包括H1N1和H3N2,具体感染的流感病毒亚型,可通过进一步的抗原分型,或者是核酸分型检测。
甲流引起的临床特征也符合流感的共性,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喉疼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等。
甲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已经患甲流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甲流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人群。同时,甲流还可以通过被污染过的衣物、餐具、洗漱用品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健康人群感染。
出现甲流感染后如何处理?
确诊感染甲流的人员,要尽早隔离治疗。对于一般患病人群,要多注意休息,多饮水,可对症服用止咳、退热药物。对于症状较重者,要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对甲流患者所处的环境、所用物品要及时进行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拖地、擦拭相关物品等,对于患者用过的衣物、床单和餐具等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后再清洗。
学校和托幼机构如发现流感样病例,应将患病学生及时隔离,带学生及时就诊或居家治疗,避免接触其他学生,并加强教室消毒。若出现聚集性疫情,及时上报信息,配合卫生部门各项防控措施。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孩子、家长和老师 应该如何预防流感呢?
  学生及家长应做到
   1.注意天气变化,随气温变化添减衣物,避免着凉;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 3.保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 5.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如需接触应配戴口罩; 6.杜绝带病上课上班,配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做到
   1.患者需佩戴口罩,进行隔离,班主任及时通知患者家长带其就医或回家休息。 2.加强监测。强化晨午检制度、做好因病缺勤登记,新发现的病例及时进行报告。 3.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加强日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4.开展健康教育,学校和托幼机构可采用网络、宣传画、板报、折页和告知信等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保健知识水平。 5.及时和患儿家长沟通,指导家长配合开展病例居家健康观察、家庭内消毒及按要求采集患者标本等防控工作。  6.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避免组织集体活动,减少与发病学生、员工接触,配合卫生部门各项防控措施,及时报告信息,按规定开展消毒工作。
来源:科技日报 北京疾控 微言教育 贵州教育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