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问题 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什么是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打瞌睡”往往会引发“大危险” 下面来看看最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
 2023年4月20日上午发生在厦蓉高速榕江段的惊险一幕,所幸车上人员都系了安全带,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现 场
行车记录仪视频经民警现场勘查及调取行车记录仪视频了解到,当时驾驶员邹某驾驶号牌为粤S号牌黑色小型普通客车正沿快车道正常行驶。突然,小车行驶方向突然向右偏移,撞上道路右侧水泥挡墙及护栏,造成小车车头和右前轮严重受损,所幸驾驶人邹某杨及车上人员都系了安全带,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疲劳驾驶危害大 一定要休息好后再上路
  “我眼睛有点不舒服,就揉了一下,方向盘可能跑偏了,然后就撞上护栏了。”司机邹某说。据了解,当天邹某从广东省广州市前往贵州遵义市,当行驶至事发路段时,感觉犯困了眼睛不舒服,用手去揉了一下眼睛,导致方向盘发生偏移,自己也没想到,就在揉眼的短短几秒钟,车辆失控跑偏撞上护栏酿成事故。幸运的是当时同向车道没有车辆,否则后果更难预料。
最终民警依法认定,驾驶人邹某因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负事故全部责任。

疲劳驾驶的危害 疲劳对驾驶人的注意力、感知力、思维能力、判断力、意志力等都会产生影响,伴随而来的是驾车时出现视线模糊、动作呆板、反应迟钝甚至短暂睡眠等状况。疲劳驾驶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
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会出现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
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交警温馨提示: 疲劳驾驶高风险! 注意休息保平安!
◆ 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勿熬夜。 ◆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尽量避免夜间开车,尤其是凌晨时段,白天则要注意避免午后时段。 ◆ 注意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之后要选择安全地带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有夜间驾驶需求,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 ◆ 长途驾车出行,尽量找一名搭档,轮流驾驶。 ◆ 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以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 ◆ 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困倦症状,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或饮用咖啡等提神饮料。最稳妥的方法是在安全地带停车,下车活动腰腿、颈肩等肌肉,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
困了 累了 别扛着 安全才是最好的回家路! [color=rgba(0, 0, 0, 0.9)](来源:黔东南交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