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微信新闻】] 雷公山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雷山臭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2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来自茅台学院、贵州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杂志Zookeys上报道了一种来自雷公山保护区的两栖动物新物种——雷山臭蛙。自2023年起,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针对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专项调查。通过茅台学院、贵州大学林学院与贵州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以及雷公山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于2023年8月在保护区海拔约1800m的溪沟附近首次发现了这种形态独特的臭蛙。通过进一步的形态学对比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认为两栖动物新种。因其首次被发现地点为雷山境内,故而命名为“雷山臭蛙”。通过线粒体12S rRNA、16S rRNA和ND2三个基因片段构建的臭蛙属系统发育树显示,来自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臭蛙为独立的支系,即是一个独立的种。
图为雷山臭蛙正摸标本活体照(A侧面观,B腹面观,C手背面观,D手腹面观,E足腹面观)
雷山臭蛙目前仅被发现分布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800m左右的狭窄范围内,数量稀少,其栖息生境为常绿阔叶林附近的山涧溪沟旁的石块或植物上。图为雷山臭蛙生境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的植被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高度的珍稀濒危物种集聚度,堪称重要的基因宝库。至今,以雷公山为模式产地描述的两栖动物新种已有6种,分别是雷山髭蟾、尾斑瘰螈、棘指角蟾、雷山琴蛙、雷山角蟾和雷山臭蛙。雷山臭蛙的发现不仅进一步突显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还表明该地区有更多值得探索的未知物种,同时也对未来的物种保护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来源: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凯里人论坛

    凯里人论坛

    板块简介:“用不同的角度看凯里--凯里人论坛”引领时尚凯里生活!欢迎您的关注凯里人论坛公众微信。
    我们的公众号:kailiren168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22184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