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农业银行黔东南分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守服务“三农”主责主业,大力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深入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走深走实。截至3月末,该行“三农”县域贷款余额329亿元,较年初增加9.1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83亿元,较年初增加5亿元,存量在各项贷款中占比达56%。一季度,该行累计投放各项贷款36.4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 支持乡村产业,助推产业振兴发展。该行围绕黔东南州12大特色产业等优势领域以及农林牧渔及相关产业链客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做好信贷、结算、场景、供应链等相关金融服务。截至3月末,该行乡村产业贷款余额35.31亿元,较年初增加2亿元,信贷重点支持了省、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发展。  图为:农行黔东南分行信贷支持茶叶产业基地
 图为:农行黔东南分行信贷支持养牛业
 图为:农行黔东南分行信贷支持木材加工业
支持乡村建设,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该行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水利等重点领域项目营销和贷款投放,推动实现乡村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固优补短工程扩面上量。截至3月末,该行乡村建设贷款余额152亿元,较年初增加3.61亿元。一季度,该行投放乡村建设贷款2120万元支持从江、黄平、剑河等县改善医疗设施条件;投放一、二手房“农民安家贷”0.43亿元,减轻新市民购房压力,助力宜居宜业和美环境建设。 支持乡村数字化建设,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该行深入推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平台,积极搭建县域农村特色场景,做好智慧畜牧、乡镇治理等“三农”场景的推广运用,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的线上综合服务。该行通过掌银乡村版宣传推荐,有效提升客户差异化数字金融服务水平,截至3月末,乡村版掌银月活跃客户达10多万户,较年初增加1.4万户,增幅15%,居全省农行系统首位。 加大信贷和非信贷投入,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信贷领域,该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入和帮扶政策稳定,加大对黔东南州15个脱贫县和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投入。截至3月末,该行在15个脱贫县贷款余额260亿元,较年初增加6.82亿元,增速2.69%;在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113亿元,较年初增加2.37亿元,增速2.15%;一季度累计投放农户贷款18.51亿元,重点支持了商业零售业、批发业、服务业、餐饮业、住宿业、农业、建筑业、畜牧业等。在非信贷领域,该行通过资金捐赠、消费帮扶等方式帮扶脱贫县经济社会发展,去年以来累计向全州脱贫县捐赠帮扶资金4280多万元、帮扶项目近100个,黄平、雷山、台江等县在农业银行各级行的帮扶下,乡村“五大振兴”得到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助力,推动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消费帮扶,今年一季度直接购买全州各县市农特产品60多万元,去年以来帮助全州各县市销售农特产品2300万元,助推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促进乡村广大农民实现创收增收,走上振兴致富路。  图为:农业银行资金帮扶的黄平县重安镇大石村拱桥项目
创新推出特色信贷产品,助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该行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主线,创新推出特色信贷产品,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该行创新推出“乡旅贷”信贷产品,助推“苗乡侗寨”建成旅游新热点,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累计投放“乡旅贷”0.71亿元、在黎平县肇兴侗寨累计投放“乡旅贷”0.18亿元。针对黄平县谷陇镇民族苗银产业,该行创新推出“苗银e贷”信贷产品,推出以来累计办理“苗银e贷”业务700多笔,投放金额近8000万元,解决了当地苗银加工户、苗银经商户的融资难题,促进了当地银饰产业发展。该行积极为“非遗传承人”提供金融支持,今年一季度贷款0.25亿元支持从事蜡染、银饰品等经营的“非遗传承人”发展生产。该行聚焦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农业,一季度累计发放贷款1010万元支持“苗银刺绣”企业生产经营。 据悉,为延伸服务半径,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帮助群众享受普惠金融便利,农行黔东南分行今年在加强和优化乡村“金穗惠农通”工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等服务渠道建设的基础上,于今年3月末在黎平县肇兴侗寨设立挂牌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连通了金融服务“断点”,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足不出户”的小额取款、转账、查询、缴费、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开创了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又悉,在人民银行黔东南州分行和黔东南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开展的2024年度州、县两级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中,农行黔东南分行定量指标得分位居全州10家州级金融机构之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连续第四年获评“优秀”,成功树立了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的典范。(作 者:农业银行黔东南分行 龙通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