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玩龙灯是隆里古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隆里古城的龙灯与其它地方的不同,舞龙的人都要在脸上画花脸,当地人又称“花脸龙”,据说这取材于宋朝建国时“兰季子会大哥赵匡胤”的民间故事,龙尾一般是由一名女性扮演小丑。
隆里古城玩龙是从大年初一开始,这一天出龙是很讲究的,按规矩,东南西北四门必须各出一条龙,谁做得快,谁就先出龙,而出门的人都要举行出龙的仪式。制作龙的费用一般是平摊,刚结婚生孩子、要上大学的人家,如想要龙保佑,就要多出钱。
正月里的隆里古城,出龙结束后就成了孩子的天下,从初一到十三,每天晚上只要扛得动的孩子都会几十人成群,出龙走村串户,四处游玩直到深夜,据当地寨老说,只要孩子玩得高兴,龙就会在这一年里为孩子解除病源保平安。所以家长从不反对自己的小孩去玩龙,并且90%以上人家鼓励自己的孩子去玩龙,特别是到外地工作回家过年的游子们,带上自己的家人小孩感受故土正月龙俗带来的欢乐,用他们的话说,在外地工作的人最忘不了的是玩花脸龙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无比,特别是2012年龙年里,隆里古城四门龙不仅在古城本乡内出龙,还出龙到锦屏县城、敦寨镇、黎平敖市镇等地玩龙,深受周边村寨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正月初一到十二,每天晚上假如你走进隆里古城,从夜幕降临,三街六巷小孩扛龙走家串户大人锣鼓声,隆里古城呈现热闹景象,只到深夜锣鼓声才慢慢消去。正月十三夜幕来临后,各家各户的大门口、堂屋中,都要焚香燃烛准备迎接“龙神”(龙灯),并封有红包,摆上糖果等贡品等待上门来的龙灯隆里人叫“接龙”,据江化远老先生介绍,九十年代一般红包只封一元到十元左右,但如今生活逐渐好了,多数人家都是接龙封红包都是十元以上,当龙玩到自己家门口时,立即上香烧纸,燃放鞭炮迎接,炮声和锣鼓声停止后,负责货龙的先生高声祝贺判龙词,扛龙的人随着判龙先生喊一声就应一声“贺”,直到龙词判完,这时扛龙宝者向主人作个揖后,随即接过主人递来的贺礼,再引全条龙往其堂屋绕一圈,以示神龙进屋,百病清除,全家吉祥,然后再往另一家走,这样沿街沿巷各家各户地朝贺,直到把整个地方朝贺完毕。2012年到政府朝贺的是南门龙,龙队扛龙全部是九、十岁的小孩,打响器的是中年人,贺龙的先生是一位老师,他们来之前半个小时先给我打电话,要我跟领导说准备东西迎接他们来朝贺的龙,那晚只有我和林业站站长在,我俩买了些炮、糖果、香纸和一个人准备28元钱的红包在烧香等他们的到来,一到门口,等我们放完炮后,等响器停止后,贺龙先生念贺龙词,十来个小孩大声根随朝贺后,进入接待大厅绕一圈,整个过程差不多十分钟就走完了贺龙的整个程序,这个过程在当地也就叫正月十三龙朝贺。“龙朝贺”活动不仅在本村开展,还延伸到附近村寨叫“放猪头”,即本寨先去别村寨,东道主杀猪设宴款待。
龙灯朝贺各家各户结束后,休息片刻接下来就是“龙送子”活动,龙灯负责人将已准备好用红纸剪成的一对小红纸人,连同“贺贴”一起放在红盘子上,由一人捧起与龙灯队一道,敲锣打鼓鸣炮送往当年有儿子结婚的家中,这就叫“龙送子”,从江化远先生口中了解这是隆里人世世代代相传的乡风土俗,故当年有儿子结婚之家的主人也早有准备等送子的龙到来,小孩们叫喊龙来了龙来了……后,结婚之家烧香化纸放炮迎接,送来的一对对小红纸人,主人家细心接过来双手捧到新婚夫妻的床上(象征结婚后的当年龙神送来了一对龙凤胎),接着贺龙的人开始慢条斯理的喊贺词:“老龙奉旨下天庭,特送贵子到府门,易养成人易长大,发富发贵发人丁…”。贺完后,主人赠给“贺礼”,接着捧出准备好的甜酒、粑粑、米花、麻叶、糖果等给龙送子的人们吃,吃完后,龙送子的人们完成了正月十三龙朝贺就高高兴兴地收龙休息一天等元宵节的到来,但如今正月十四小孩一样的出龙走村串户。
隆里古城的龙真正进入高潮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如今隆里人也叫“舞龙狂欢节”。这一天隆里古城每家每户一般是在8点钟吃饭完后就出门了,这一天从早晨七点钟开始隆里古城民间艺人画师(如今是江化远和陶仕明)就开始给各门的龙队和外地游客画花脸,接着是举行祭龙仪式和游行,隆里古城的花脸龙有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9、11、13节联体每节安龙灯一盏,舞龙时,每节由一人掌舞,一人持红彩体(俗称龙宝),在锣鼓中与龙戏舞,初舞入场,如一般玩龙并无差异,依次玩舞出串花龙、滚地龙、二龙抢宝、五龙戏珠、全龙抱柱、黄龙翻地、青龙吐丝、大判龙、小蟠龙、五龙相会等10多种花样,扮着乞丐兰季子的丑角,衣着破烂、面涂墨黑,高挽裤脚,腰系巴篓和葫芦酒壶,手持龙尾和长杆糯草粑,舞入高潮时舞龙开始以他为主,“兰季子”或取篓中糍粑(称为太上老君炼丹粑)自吃和抹人,或用糯草把沿着地上的泥水(称为观音的净水)撒给观众,装疯卖傻,百态百出,龙头和龙身随其进退,见到穿着华丽显眼的姑娘和白净的小伙子就围上抹一把,据当地寨老说,哪个被抹得越多,在这一年里就越吉利,但来观看穿着盛装的中外游客即怕自己被抹脏,但又想被抹一下图来年吉利,于是一追一退、一撤一拥,肆意笑叫嬉戏,直到傍晚,玩龙的队伍方尽兴而散。由于隆里古城花脸龙全国独一无二,近年来,元宵节期间,不仅有中外游客,更多的是新闻媒体、中外摄影师来隆里古城采风的不下几千人。
正月十五的晚上,狂欢节结束后,正月十六是各门送龙下海,据当地寨老说,送龙下海是在东门出来一百米的老粮站旁边,那里有一个大坛子,俗称“龙坛”,坛子里面长年不能断水,到十六这一天,各门龙队要到放坛子的地方举行送龙下海,在仪式中要烧纸上香放鞭炮祭龙坛,打开坛盖给坛子加满水,俗称海水,让各门龙游出下海,这就叫做送龙下海。不过如今送龙下海的仪式一般都不举行了,这就是隆里古城正月的龙俗。正因为隆里古城正月龙俗的独特,所以如今到隆里古城挖屈花脸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学者也逐年增多,花脸龙倍受中外游客的喜爱,如今花脸龙文化成为隆里古城的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图为隆里古城女子舞龙队在元宵节表演独特龙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