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3:56 编辑 <br /><br />贵州黔东南地区素有“百节之乡”的称号,常被形容为“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而今年的“台江苗族姊妹节”,刚刚于5月2日在台江县城盛大开幕。这个被外界誉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恰逢五一小长假,看苗族妹子、吃五彩姊妹饭、喝苗家自酿米酒,吸引了八方游客慕名而去,而那天的实际情况相信大部分都如这位游客调侃般,去台江“添堵”了,从凯里出发,去车程4小时,回车程3小时,跑去看车屁股和脚后跟,这还好,总算来了一回。但有些游客就没这么好运了,堵在高速上彻底与姊妹节开幕式和苗族盛装游演无缘。想来很多游客朋友最终是带着遗憾回家的,回家看到网上各种节日活动照片时可能心里面不平衡了,不要灰心,我们黔东南号称“百节之乡”岂是让人失望的。 想要看苗族妹子,体验苗族节日,感受苗族原生态文化的各位亲,接下来可就要仔细看了,千万别再错过了哦!台江姊妹节之后,就是我们黄平的飞云崖“四月八苗族祭牛节”。届时,黄平飞云崖附近的苗族儿女和黄平周边县市群众将从四面八方云集飞云崖,举行一年一度的民族集会,这天也将成为飞云崖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天下之山,萃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岩”这是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对飞云崖的高度赞誉。飞云崖又称飞云洞,位于黄平县城东北12公里处,占地约0.5平方公里,始建于明朝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经历代增修扩建,遂形成一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远古之时,世上没有牛,人们刀耕火种,生活艰苦,玉皇大帝知道后,派太子下凡变成牛,为人类耕地,苗家人为了感谢牛,就把牛来到凡间的四月初八这天定为牛的生日。牛的生日这天,苗家人让牛休息,煮好鸡希饭让牛享用,并举行盛大祭祀牛神仪式,以求风调雨顺;祈六畜兴旺;昐五谷丰登,苗家人称这种祭祀仪式为弄嘎讲略,意为“喂牛吃稀饭”。
祭祀队伍由神牛、族长、寨老、太师、巫师,金童玉女、潘氏兄弟、番旗手、鼓号手、伺女、芦笙手等人组成,三声灼灼炮响,族长发出号令,群臣高呼口号,队伍首先从后腾寨出发,向飞云洞开进,队伍一边行进一边吹响芦笙、芒筒,奏响鼓乐,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给神牛王洗浴净身,被戴红采,插上彩旗以饰神威,牛神由番氏兄弟前引后护,四名苗家伺女左右相伴进入祭场。
族长和寨老在两名伺女搀扶下走向香台,分别烧上三柱香,保佑祭祀顺利进行,祭祀仪式开始,民族英雄杀鸡滴酒敬天地,给神牛王开饭敬酒祭牛神,吟唱苗族古歌,叙旧怀古,以求来年风调雨顺。鼓乐响起,苗族英雄上演民间绝技,上刀上下火海,以示苗民勤劳勇敢,祭祀师宣完祭词,祭祀场唱响了苗族酒和苗族大。苗族英雄将被在牛神背上的红布撕成条状,分撕给众生,以保平安、送红福、除百病。最后太师向众人总结仪式,致祝福语,并宣告仪式圆满结束,所有食品已准备就绪,送上美酒佳肴,请宾客入席就餐。芦笙、鼓吹、木鼓等各种器乐响起,众人欢声笑语,普天同庆,吃稀饭,唱酒歌,渴酒猜拳四起,欢乐不绝,这就是黄平苗家人一年一度四月八“弄嘎讲略”祭祀牛神仪式。
每年的“四月八”与其说是一个民间集会,倒不如说是一个地方民间节日,那热闹的场面相比于春节或其他活动,应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上飞云崖就象一盘盆景,哪里能容得下从四面八方涌来四、五万庞大的人流?于是人们不得不纷纷抢占有利地形,空地上只能是见缝插针,山坡上、路坎边、厕所旁都是人们观看精彩节目的理想场所。 一批批的苗族芦笙队向会场走来,吹芦笙、踩芦笙,他们为节日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庆,因而也倍受人们的欢迎。
四月八”弄嘎讲略”祭牛神节的歌唱声、芦笙声,欢呼声、笑声震荡山谷,令人为之倾倒。这歌声,唱出了苗族人民诚挚热情的心声;这笑声,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精神面貌;这笙声,表达了苗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的喜悦之情。这情、这景,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还在犹豫什么呢?想看苗族妹子的,赶紧做好工作安排、约上三五好友、带上父母家人、牵着爱人儿女、准备收拾行囊,让我们欢聚贵州黄平飞云崖“四月八苗族祭牛节吧”(5月26日)。
ゐ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