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3:34 编辑 <br /><br /> “今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6500余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28万元。”南花村主任潘仁跃高兴地说。这是2009年以来,该村旅游收入最大的一笔,游客最多的一次,成功实现了南花农家休闲旅游的转型升级。
另辟蹊径
2011年,面对西江景点旅游的冲击,三棵树镇党委、南花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积极发展新思路,立足实际,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南花人走一条崭新的旅游发展之路——生态观光农业,南花苗寨实现了第二次旅游创业。
涅槃重生
“以发展民族生态旅游为突破口,以自然生态环境吸引游客,以民俗民风留住游客。”三棵树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齐心协力。南花苗寨实现第三次旅游创业——民族生态观光旅游。“我们是第一次来南花。因为太堵,没有去成西江,还没进西江就闻到了商业的气息,所以根据网上查找,来到了南花村,确实不错,感觉这里就是我要找的地方,一个洗心的地方。我们沿着巴拉河,向上游走,感受了这里的淳朴民风,新鲜的空气,古朴、宁静、纯真。”来自成都、重庆的游客正惬意地沿着南花休闲步道谈笑、拍照。“表演队队员表演一场歌舞,每个村民可创收30到40元,如遇到节假日,队员们可通过表演歌舞创收千元以上。”潘仁跃说。
目前,南花村有农家乐12家、苗族旅馆7家、银饰摊点10余家。通过村民开展苗族文化活动,每逢国家法定节假日,村民每天可创收1000元以上,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含苞绽放
南花苗寨,从衰败,到转型,再到升级,经历了3次蜕变,未来的南花,蓄势待发,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迎接八方游客。
由于高铁的开通,以及各高速公路的建成,形成了黔东南通向全国各地四通八达的路网,大大缩短了游客到黔东南旅游的时间和路程,到黔东南旅游的人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南花旅游业迎来了新一轮契机。
南花村目前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经过转型到升级,依托巴拉河沿线旅游发展路子,让南花村重新焕发光彩。在转型升级中,该村利用当地的环境、文化、民俗资源,通过项目带动,打造旅游产品,并延伸旅游产业链,培育特色,创建品牌,用与众不同的特质来吸引游客。“下一步,要加大村旅游整体包装,白天游客体验农户生活,晚上还要有节目留住旅客,如,篝火晚会、婚嫁表演等趣味性、参与性极强的娱乐节目。同时,经三棵树党委帮助,准备通过电子商务开展网上销售农特产品和农家乐预定等业务。”潘仁跃信心十足。 (杨丽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