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3:30 编辑 <br /><br /> 黔东南位于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多是山区,在茂密的森林中,因此盛产野味,其中不乏美食珍宝。
而其中,有许多特色山珍连土豪都不见得能吃上,因为野生的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你吃过,那么恭喜你,你比土豪还壕!
羊雀菌,因其外形似羊肚,所以又称羊肚菌。羊雀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早已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野生羊肚菌,子实体较小或中等,6-14.5cm,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长4-6cm,宽4-6cm。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常生于坡地或路旁。可用于治疗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咳喘。
羊雀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羊雀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雀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因此,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但在人体营养上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称之为“必需氨基酸”。
三八菇学名鸡枞菌,道真民间也称三巴菇、三把菇、伞把菇等。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乱坟堆、包谷地中。三八菇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三八菇仅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其中贵州尤为盛产。
三八菇为我国四大名菌之一,其肉质肥厚,质细丝白,脆嫩爽口,清香鲜美,有食用菌之王的美誉。据分析,每100克鲜鸡枞菌含水92.61%,干物质7.39%。在干物质中,含粗蛋白34.94%,粗脂肪3.40%,粗纤维13.91%,可溶性糖4.5%,水解糖9.59%,灰分7.73%。在灰分中氧化钙为20.29%,磷4.62%,铁1.89%,锰0.08%。还含有麦角留醇和16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C。三八菇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鸡枞中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对降低血糖有明显的效果。
竹荪菌,因其通常长在竹林下,在贵州的说法应为“竹生”。 竹荪菌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含有蛋白质及16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菌是名贵的食用菌,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蛋白质19.4%、脂肪2.6%,碳水化合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大脚菇又称牛肝菌,为道真特产之一,一般生长与针阔混交林地上,一般分为白大脚菇、黄大脚菇、青大脚菇几种。营养丰富,味道香美,是极富美味的野生食用菌之一,道真以大脚菇入菜的传统名菜有大脚菇炖土鸡、大脚菇炖猪脚。
大脚菇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又是妇科良药,可治妇女白带症及不孕症。此外,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常食用大脚菇可大大提高人的免疫力。
α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