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6:22 编辑 <br /><br /> 可能很多人都习惯在看完电影之后去搜搜影评或者短评,看看别人怎么说,然后就当自己已经了解了这部影片。但与其围观别人的看法,不如去消化一些与某部电影或某位影人相关的一手资料——比如私人书信——因为这些资料往往更有趣,也能让人对某部作品有更直观的了解。
小编最近读了一本叫做《见信如晤:致已然消逝的书信时光》的书,书中收录了很多或感人、或有趣、或让人震惊的亲笔信。这些信件的执笔者有世界领袖和大明星,也有因生计所迫不得不抛弃亲生孩子的母亲。而将这些信件串联在一起的,是笔墨间的真情与深情。
小编从书中挑出了下面这十封与电影相关的书信,它们的主题不等——有《雌雄大盗》的原型人物写给福特公司的感谢信,有《在路上》的作者对白兰度的叨*叨,有纪念詹姆斯·迪恩的悼念信,也有卡梅隆对不启用《异形》功臣的辩解。它们揭露了很多我们前所未知的影界秘事,读起来实在太有趣了。
──────────────────── 说明 信件译文均取自《见信如晤》一书,译者冯倩珠。简介部分参考书中文字写成,略有改动。
────────────────────
是的,这里的克莱德就是《雌雄大盗》中那个克莱德的原型。邦妮、克莱德和另一名共犯犯下了无数令人惊诧的罪行,而从克莱德的偷盗记录来看,他似乎对福特V8B型车情有独钟。在现实情境中,邦妮和克莱德最终也是在这辆车上被警方击毙的。在两人丧命的一个月之前,亨利·福特收到了一封仰慕信,据称来自克莱德本人,但这封信的真实性一直饱受争议。
尊敬的先生:
趁我还有一口气,我想告诉你,你造的车真好。我搞到一辆福特车之后,就一直在开福特了。因为福特速度稳定,不会惹上麻烦。福特让其他车都相形见绌。虽然我干的行当不怎么合法,但这不妨碍我告诉你,V8真是辆好车。
真诚的克莱德·钱皮恩·巴罗 4月10日
亲爱的WW:
古迪·艾斯(Goodie Ace)跟我一个失业的朋友说,我没有回几年前你写给我的那封信,让你失望了,又或者是恼怒了,又或者是高兴了,又或者是喝得酩酊大醉。当然你也知道,回信又没有钱拿——除非回的是瑞士银行的信用证,或者是黑手党的信。我不情愿给你写信,因为我知道你一定正同时做着六件事情——其中五件包含性事。我不知道你哪儿来的时间通信......
格劳乔 1967年3月22日
罗尔德·达尔 致 埃米·科科伦Roald Dahl to Amy Corcoran
1989年,一个名叫埃米的七岁女孩鼓起勇气,给创作了《吹梦巨人》这部童书的罗尔德·达尔写了封信。在这本书里,一个好心眼儿的巨人收集好梦,并把这些梦吹进孩子们脑中。小埃米不仅写了信,还用各种材料做出了一个梦,把梦装在瓶子里送给达尔。下面是达尔的回信。
今夏北美上映。
亲爱的埃米:
我必须特地写信来谢谢你瓶子里的梦。你是世界上头一个寄梦给我的人,我觉得它非常有趣。我也很喜欢这个梦。今晚,我会走到村庄里,在某扇卧室的窗前,把它吹给一个熟睡的小朋友,看看行不行。
爱你的罗尔德·达尔 1989年2月10日
1957年,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一出版就获得了几乎一边倒的称赞,这位作者趁热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白兰度。凯鲁亚克想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他希望白兰度能够买下改编权,并与自己共同演绎这个故事。但白兰度一直没有理他... (注:下文为信件节选)
亲爱的马龙:
……我想做的是重塑美国的戏剧和电影,添加点即兴、率性的部分,抛除「情境」的固有观念,让人们就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胡言乱语。这才是真正的戏剧:没有什么特定的情节,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生活中人们本来就是这样的。我在写所有东西时,心里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回到凡尘的天使,用忧伤的双眼看着世间种种……当今美国的戏剧和电影是个老古董,跟不上美国文学的精髓……
真诚的杰克·凯鲁亚克 佛罗里达州 奥兰多克劳泽大街 1418?号
并不是所有作家都像凯鲁亚克那么悲催,总有幸运的,比如《教父》的原著作者马里奥·普佐。大家看信就知道,相较于凯鲁亚克的激情,普佐更低调、也更礼貌一些,可能白兰度更喜欢这种风格的。白兰度对这个改编特别感兴趣,但派拉蒙觉得白兰度太难搞了,不想请他演。最后是导演科波拉插手,为白兰度锁定了这个角色。顺便说一句,派拉蒙当时对阿尔·帕西诺也很不满意,最后也是因为科波拉的坚持才让步的。
尊敬的白兰度先生:
我写了本名叫「教父」的书,取得了一些成绩。我认为您是唯一适合演「教父」的人,您拥有这个角色所需的沉默的力量和讽刺感(此书是对美国社会的讽刺写照)。我希望您读一下这本书,读完后能喜爱它并愿意动用一切力量出演这一角色。
我给派拉蒙电影公司也写了大意相同的信,希望多少能起到些作用。
我知道给您写信有些冒昧,但我能为这本书做的也只有试试看了。我由衷认为,您会让这个角色大放异彩,更不用说我一直都很仰慕您的演技。
马里奥·普佐 纽约州 11706马诺路866号 1月23日
1955年,《无因的反抗》上映,让世人永远记住了詹姆斯·迪恩。而在此之前不到一个月,二十四岁的迪恩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数千人出席了九天后的葬礼,悼念迪恩的英年早逝。《无因的反抗》的编剧斯图尔特·斯特恩给将迪恩抚养长大的温斯洛一家写了一封十分感人的悼唁信。此处截取这封信的第一段。
亲爱的马库斯和温斯洛夫人: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晴朗日子里的寂静小镇。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人们蹑足走在人行道上,如此小心翼翼,仿佛脚跟偶然的一声摩擦就可能惊扰一个男孩的沉睡。还有那些轻声细语。在虔诚告别的时刻,耳旁不再有其他声音,至少我不记得有过。整个镇子鸦雀无声,整个镇子充盈着爱,整个镇子都在困惑,为何能给予爱的时间如此匆匆……
向你们和小马克致以我的爱和感激斯图尔特 1955年10月12日
好莱坞著名女演员贝蒂·戴维斯是首位得到十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演员,其中获奖两次。1983年,她被确诊患上乳腺癌,走到了传奇一生的尾声。1985年,她的女儿芭芭拉出版了一本颇具争议的书《我母亲的守护者》(My Mother's Keeper),书中极尽对母亲的抹黑。两年后,戴维斯出版了她的回忆录——书末是这封给女儿的信。我们这里截取信中有关《乱世佳人》的一段。戴维斯说话还是挺犀利的,连跟女儿说话都是。
亲爱的海曼:
……你书中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争辩,不过我选择忽略其中绝大部分。但我无法忽略一件事,你声称我对未能在《乱世佳人》中饰演斯嘉丽这件事耿耿于怀,自怨自艾。我本可以出演这一角色的,但我谢绝了。塞尔兹尼克先生曾试图得到我老板杰克·华纳的许可,称希望由埃尔罗·弗林和贝蒂·戴维斯饰演白瑞德和斯嘉丽。我回绝是因为我觉得埃尔罗不适合演白瑞德,在当时只有克拉克·盖博适合...又及:我希望有一天我能理解「我母亲的守护者」这一书名。如果这是指经济资助,我没记错的话,这么多年来我才是你的守护者。我还继续守护着你,是我的名字让你的这本书畅销。
《异形》系列的巨大成功与一个幕后功臣息息相关,那就是为此系列奠定了基调的设计师 H. R·盖格。但在卡梅隆接盘《异形2》时,盖格却并没有被邀请重归剧组。盖格对此事很不满,并通过经纪人莱斯利·巴拉尼致信卡梅隆。三个月后,卡梅隆做出了回复——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盖格的崇敬之情,也很坦诚地说明了为何自己没有邀请盖格加盟《异形》的续集,有些话说得甚至太过坦诚了。我们截取这封信的「说理」部分感受一下。
亲爱的巴拉尼先生:
……我发现创作一部续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全新的画布上创作的冲动、欲望,与适当向原作致敬的必要性,这两者难以平衡。盖格先生创作的视觉效果在《异形》中体现了如此强大的个人风格,俯拾皆是(我相信,这是该片成功的主因之一),如果我们把他请来制作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他比我更有理由来——我担心会被他和他的世界淹没……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盖格先生在影片《鬼驱人2》中的表现反差很大,他在其中所运用的想象力远不及《异形》,叫人惋惜……
真诚的詹姆斯·弗·卡梅隆 1987年2月13日
1968年,菲利普·迪克的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电影公司都想把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但早期的一些交流和剧本改编初稿都未能打动迪克,直到《银翼杀手》的出现。可惜迪克在《银翼杀手》上映前就去世了,未能见到成片。以下截取迪克信件的部分内容。
亲爱的杰夫:
……我必须坦白地讲,近几年来,科幻作品界日趋堕落。我们完成的作品,个人的或是多人合作的,没有一件比得上《银翼杀手》。它并非逃避主义,而是超级写实主义,如此逼真、详细、可信,极具说服力,以至于看完节目后,我甚至觉得当下日常的「现实」与之相比,都显得苍白无力……科幻作品已缓慢而无可避免地落入单调的窠臼——变得沿袭传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你们这群世间少有的天才意外地出现,于是我们有了新的生命、新的开始。至于我自己在电影《银翼杀手》中的作用,只能说我没想到自己的作品,或者说一套想法,可以升华到如此惊人的高度。我的人生以及我的创作因《银翼杀手》而得到证明,变得圆满。感谢你们……它一定能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事实将证明,它无可匹敌、
诚挚的菲利普·K. 迪克 1981年10月11日
亚力克·基尼斯是一位英伦戏骨,与大卫·里恩合作了多部电影,有「千面人」的美称。基尼斯另一个被影迷熟知的角色是《星球大战》系列中的欧比旺。不过基尼斯起初对《星球大战》不太感冒,连同事哈里森·福特的名字都记错好几次,蠢萌蠢萌的。小编从基尼斯给友人的信中截取了与《星球大战》相关的片段。
我亲爱的安妮:
……对于拍这部电影(指《星球大战》),我谈不上喜欢,每隔一天我就会收到几沓粉红色的纸,上面写着新的胡言乱语——没有一句台词使我的角色明白易懂,甚至没有一句台词能让我忍受这个角色……我必须出发去电影公司了,我的工作伙伴是一个侏儒(很可爱——他得在浴盆里洗澡),还有你的同胞马克·哈米尔和坦尼森·福特(应该不是这个名字)——埃利森(?也不对!*)反正是个高高瘦瘦、无精打采的年轻人,但看起来或许聪明、有趣。哦,但是天啊,天啊,他们让我感觉自己已经90岁了——而他们对我就如同对待一个106岁的人。
爱你的亚利克
(来源:网络)
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