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千年史歌 百节之乡】稻鱼共生文化遗风——榕江寨蒿镇乌公村烧鱼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0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2:35 编辑 <br /><br />
乌公侗寨的先民们种植水稻,用稻田养鱼,鱼粮兼营。每年稻谷成熟的黄金时节,便把一部分稻田的水排干捉鱼,在田头地旁烧吃田鱼,此后,每年农历七月下旬或秋收时节,乌公侗寨都会邀请邻近村寨的亲戚朋友来开田捉鱼、柴火烧烤,佐以田里的荫兜草、亮光菜、鱼腥草、广菜等等,带上蒸好的糯米饭和米酒,欢聚一场。

又是时逢早稻成熟时,侗族同胞开田排水晒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下田捉鱼...

    榕江县侗学会秘书长赵学海说,乌公村曾叫巫工村,放在侗族语言系统里,代表着这个寨子,鬼师多或者墨工(木匠)出众的意思。“都柳江沿岸,有很多地方的干栏式建筑,都是乌公木匠设计制造。

    这个村的男人,百分之六七十都会木匠手艺”,赵学海说。
当地寨老说,烧鱼节放水晒田,要进行简单的祭祀仪式,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后人和自己,之所以得到稻鱼飘香的享受,离不开一年来的辛苦劳作。

来年,要更加勤于田间管理。

当地的农民在栽种稻谷的同时,放入鱼苗,鱼苗与秧苗共生成长,互相提供养份,形成了一个良性持续的生长空间。

河滩边洗菜的妇女成为当地一景。
大清早,村子里的家庭妇女就开始上山采集阴蔸菜、毛毛菜、亮光菜等野菜,待到中午,女儿们或挑或担,齐齐来到瑞里河边,俯身洗菜,浅滩圆石,顾盼碎影,又是一番美丽景象。
赵学海说,在古时,烧鱼的时节,一般都是选择在相对稍晩成熟的糯稻采摘时刻。他们以家族为单位,共同到坡上收割庄稼。因为田野远离住所,所以,大家就在坡上就地取材,取田鱼烧烤,久而久之,形成了现在的一道民风。

在寨门前迎客的侗家女儿。
现在栽种糯稻规模和人家少了很多,不过,村寨的人们保留下了这个传统,只要当年鱼肥田丰,河滩上一定会看到,为烧鱼燃起的火堆,听到侗家男人们激情的酒令。
-END-
?


  ㄕ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