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2:34 编辑 <br /><br />吴勉是六百多年前的一位侗族起义领袖,历史上真有其人。传说中,他是一们了不起的英雄:横躺能堵断江河;倒栽松树变能成活;他从贵州射出三支箭,能射到皇帝的龙椅上;既能挥鞭赶石,又能任双手把岩山拉长,敌人砍死能复活,揭竿而起又重来……总之,他是侗族人民心中的齐天大圣和哪咤三太子,可是,这样一位神能广大的传说人物,怎么最终还是战败了呢?这些优美的传说值得人深思。
吴勉起义史实 明初洪武十一年至十八年(1378——1385),湘、桂、黔边区的侗族人民,在吴勉的领导下,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据史籍记载和社会调查资料说明,这次起义的中心地区是五开洞(即今黎平一带)。活动范围在今之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靖县、通道、绥宁、武岗等地。这次起义分为两时期,前期是洪武十一年(1378)六月,吴勉在五开爆发武装起义,直捣靖州、零溪,在九里岗击败靖州卫守兵三百余人,打死指挥使过兴父子,明王朝派辰州卫指挥杨仲名为总官前往镇压。因寡不敌众,吴勉回师原地,在黎平茅贡的流黄、高近、寨头一带的深山密林中继续活动。
后期指吴勉经过几年的串连与组织群众,再次于洪武十八年(1385)六月举行更大规模的武装反抗。这是武装起义的高潮,吴勉在斗争取得节节胜利后,自称“剗平王”,古州(榕江)一带十二长官司均响应之,其队伍迅速发展“号二十万众”,声势震惊整个侗族聚居的湘、桂、黔边区。据《黔记》卷三十五《信国公汤和列传》说:“洪武十八年六月,蛮酋吴奤儿(即吴勉)倡乱,称剗平王,古州十二长官司悉应之,号二十万众,靖州卫遣兵击之,不利,遂进副靖州,指挥过兴御之九里岗,败绩及其子忠皆死。秋八月,楚王请亲往,上许之,以信国公汤和充总兵官,佩征虏将军印,江夏侯周德兴,都督同知汤礼皆充副将军……于是,楚王率其护卫兵校六千五百人,合信国公所统士号三十万,九月师次辰州卫,遣上黄,于是湖耳十长官司相继降。楚王劳之,令还洞,使发其丁壮供饷,不如令者,剿灭之。冬十月,率兵过铜鼓,次十万坪,分四道约期会,古州、湖耳诸 蛮饷至者千五百余人,遂遣诸将乘夜捣其巢。旦日,王至铜鼓督战,尽毁其栅砦,杀获四千余人,至屈团顿寨而还,既而搜伏匿发害藏,诱执吴儿及其子孙,悉送京师……”。
《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寻》卷175载:“洪武十八年九月乙亥(1385年10月30日)洞(侗)蛮吴面儿等寇古州,命楚王桢同征虏将军信国公汤和等进兵剿捕”。同上书卷176称:“洪武十八年十月乙卯(1385年11月29日)征虏将军信国公汤和等进兵古州,分遣将士讨上黄诸洞,以计诱擒吴面儿,械送京师诛之,诸洞悉平。凡俘获九溪等处蛮僚四万余人。寻诏楚王桢还国,和等仍驻兵抚辑其民。” 吴定敏摘自《剗平王》P148—149石若屏 之《试论吴勉起义的社会原因及历史意义》 吴勉的传说 小时的吴勉在黎平侗家人们口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越往东南方走,岩石就越多,确实也是这样,出了黎平城,过了永从,到了顿洞以后,石头山越来越多了,再往前走就是信洞坎,坎子上面是几十丈高、几里路长的一块四四方方的大岩石,人们都说这些岩石是吴勉从别的地方赶来的。 传说在几百年前,吴勉出生在黎平县兰洞寨。在他初生下来的时候,一群鸟雀歇在他家屋顶上,红光围绕着房屋,异香布满了全寨。他从娘胎里带得两件宝贝来到世上:左手拿着一本书,右手拿着根小鞭子。刚落下地就会喊爸爸妈妈;三岁就敢光着屁股满山跑,老虎豹子也不怕;五岁的时候就骑在牛背上,放牧全寨的牛。 有一天,他出去放牛,看见靠近寨边的草都给牛吃光了,心想:不如把牛赶到后龙坡去,那里的草既多又好,可以让牛吃个饱。但是他又想起老人讲的,后龙坡的草虽然又好又长,可是却没人能上去。因为那山尽是悬崖陡壁,怪石遍地,人都不好走,牛又怎么走得呢?他不甘心,硬要去试试。那天他骑在牛背上,拿着小鞭子赶牛来到了后龙坡脚。牛怎么也爬不上去,有的才爬上几步就摔了下来,反复了好几次,一头牛也没有爬上去。他发了火,把鞭子往岩石上狠狠地抽了几下。说也奇怪,山上的岩石见到他的鞭抽来,纷纷往两边乱滚。他一见大喜,一边挥舞着小鞭子,一边唱道:“岩石岩石滚两边,让我放牛走中间。”果然岩石像懂得他的话公似的,随着他手中的鞭子的挥舞滚到两旁,当中闪出一条路来。就这样,吴勉把牛赶上了山,让全寨的牛吃了个饱。吴勉一年年地长大了,成了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他不但庄稼活路做得好,挑担子上坡如走平地,会射一手好弓箭,会打一手好鸟枪,而且还会弹一手优美的琵琶,会唱一口动人的情歌。所以,寨上的姑娘们都喜欢和他行歌坐夜。每天早晨,都有很多姑娘借挑水的机会,在吴勉家的门口往来,总想看他几眼,或是借故和他讲几句话。逢赶场天,都是小伙子找姑娘讨限期,但是吴勉到了场上却有很多姑娘来抢他的雨伞约日子。由于吴勉劳动好,歌也唱得好,寨上青年男女都喜欢跟他作伴。这样,吴勉就自然地成了“纳汉头”(侗话:后生王之意)。 官家设计 父亲丧身当吴勉十八岁的那一年,黎平大旱,田中的粮食颗粒无收,到处有人逃荒,卖儿卖女。
ゞ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