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穿越时空---初探黔东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2:34 编辑 <br /><br />黔东南初探
穿  越  时  空

它是你我眼中的神秘之地,它具有与众不同的少数民族风情,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走过太多的地方。但“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的神秘黔东南,永远无法覆盖厚重历史的神秘面纱,正待我们层层掀开。夜郎古国的后代们,让我不能忘怀,并吸引着我再次走进……

凯里是我们的集散地,有幸跟随了一行十三人的摄影团,更有幸遇到了博学多识的摄影指导老师、当地见多识广有责任心的美女领队及人车合一的帅哥司长,开始了前后六天的探秘之旅。

由于目的地都是山区,盘山路较多,行车路程远。我们从凯里出发,汽车一路急驰,往返行车千余公里,来到了丹寨县的麻鸟村、雷山县的达地村、剑河县的大稿午村和巫泥村、三都县的怎雷村、以及贞丰县龙场镇鱼洞村等居住着苗族、侗族、水族、革家等多个民族的村寨。

阳春3月,天空时而雨点飘舞,时而又薄雾迷蒙,远处山峦蜿蜒起伏,峭壁之巅云雾飘渺,极目四望,依山而辟的梯田层层叠叠,细长狭窄,漫山满坡,十分壮观,黔中锦绣,尽显斑斓。

漫步在山寨之间,绿树红花,万物滋长,春的气息漫过我的脸颊,像千百年前漫过楼兰的风沙,令我思绪飞扬,目光悠长。


与这些村寨瑰丽的自然风光相反差的,是这里人们物质生活的匮乏,在黔东南山村,贫穷的阴影客观存在,这里的贫穷,震撼了我们这些外来者。由于在家没有收入来源,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虽然他们很穷,日子过得有些紧凑,但勤劳的苗家人,一辈子生活在这宁静的小山村里,春耕秋收,脸上却充满了幸福祥和,与世无争。真可谓是“贫穷自在,富贵多忧;无欲无贪,夫复何求”。

我探访了几户人家,映入眼帘的基本上都是破旧和苍老的木式瓦房,千疮百孔,历经沧桑,窗棂上的玻璃早已不知去向,或许本来就不曾有过。屋内只有一盏低瓦数的电灯,发着幽暗的光。屋里很脏乱,没有看到家具,只有几个旧旧的小木板凳。他们大都三代同堂,围着火坑取暖、聊天、喝酒、吃饭。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失去妈妈的姐弟由奶奶和爸爸抚养!生活的艰辛,依然让这家祖孙三代乐天知命故不忧…

空巢、蹒跚的老人,生着自己的火,做着自己的饭,守着一个空落的房子,我问她“爷爷去哪儿了?”,她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的回答我“不知道”!不知是听不懂外来人的语言,还是确实不知道……。看着这一切,真让人不觉有独怆然而泪下之感……

让我触彻心底的感受还是贫困山区里的孩子们。我看见他们在学校没有饭桌,都蹲在操场、楼道的地上围着一盆酸菜汤,吃着他们的午餐,看着此时此景,我不禁潸然泪下;他们没有新衣裳、没有丰富的教科书,更没有漂亮的文具书包......他们从小就开始担忧生计,懂得照顾弟妹,和父母一样忙碌于田间地头,陪伴他们的只有泥土、庄稼、大山、狗……从他们天真无邪的眼神里读出了他们对走出深山无穷的渴望!


美食,在这里贴上浓郁的地域商标。从岁月的深处走来,在经年日久的烟火缭绕中,村民们创造出独特的制造美食的方式,这里家家户户屋子里都有一个用来熏肉的火坑,村民们把腌制过的肉挂在火坑上方的架子上。火坑腊肉需要用烟熏,最少熏四五天,最长可以熏上二十天。一天辛勤的劳作后,人们坐在温暖的火堆边,熏着腊肉,聊着家常,想象着享用腊肉的情景,幸福溢满脸颊,山乡的日子温馨而甜蜜。


自酿苗酒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制酒、饮酒、唱酒歌等一系列内容丰富的酒文化。

水好酒才香,水是成就米酒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味道纯正、酒香浓郁,入口火烈、入喉温和、入胃劲大,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当地的一名歌王告诉我们,他曾经与另两个朋友一餐喝了15斤酒,一醉方休,在家中睡了两天,到第三天继续与朋友海饮。


纺纱织布对于寨子里的妇女来说,那真是与生俱来的本领,她们人人都是高手,天生就能织就一匹好布、造出一身好衣服。衣针在她们的手上游走,像是有了生命,不需要图纸,也能一步一步“走”出活灵活现的图案。五彩缤纷取材各异的图案,蕴藏着她们对这片世代休养生息的土地的深深热爱。


这是一个能真正记住乡愁的地方。在黔东南深处,我们仍然能看到各村寨原本的纯真和质朴,感受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近聚族而居的寨子,触摸古老的农具,聆听火塘边的“唱”书,黔东南的村民有意无意中替我们保留下来许多古老的民风民俗,原始的村寨如同传统文化的活历史,你可以从中寻到五千年历史的影子;也可以感受村民们如何艰难地从刀耕火种到合理利用土地一路走来,还有那些残存族谱和祠堂,它们或多或少揭示了山民们的心灵史。在这里我们还可以透过“落后”的外衣,找到与古老传统的链接,穿过富贵荣华的尘埃,找到我们精神的家园。

我们的行期就要结束。沿着村边荷塘一侧的小路且走且停,映入眼帘的是几乎一色的木墙黛瓦,大多为一层建制,既不像苗家的吊脚楼,也不像南方水乡的民居,在半面山坡上,层层叠叠,参差错落。偶尔,有从田里劳作归来的村民,或荷锄,或挑担,从曲折小路上匆匆走过。我们又继续沿着蜿蜒向上的村道,边走边看,边拍边想,心潮迭荡,思绪万千,神秘的黔东南留给我们太多的深思和感慨……


当我们随波逐流,拍下许多不是自己内心的照片,炫耀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这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