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2:54 编辑 <br /><br /> 最近 “偷抢小孩”谣言纷纷出现在黔东南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上!搞得人心惶惶。
首先大家看看这个微博的谣言:
我州 凯里、剑河、榕江、台江、岑巩等县市均被波及。这些“偷抢小孩”谣言是如何产生的呢?又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遇到类似谣言又该怎么办呢?传谣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
多地同出一辙:
小编在网上搜索到出现这类“偷抢孩子”谣言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多版本“抢孩子”谣言只是换了个地点而已。就我州而言,去年9月和12月就有类似偷抢孩子的网络谣言发生。
舆情专家认为,分析“偷抢孩子”的谣言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机理,不能排除是一些营销号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造谣,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对这类为了一己之利而利用社会善良心理的人员、机构要严肃处理。
除了造谣,“传谣”是此类谣言扩散的另一重要环节。有的谣言传播者纯粹就是恶作剧,先是看到别的网络谣言后进行了改编再传播。
一些人看到事发现场看到一些纠纷或冲突后,并未经过核实便主观臆断地将之想象成为“抢孩子”事件,在网络上传播。而更多的是在看到这些谣言后,出于对好友的信任和对其他朋友的提醒,将这些谣言信息进行转发。
“抢孩子”谣言的特征:▼
为增强谣言的可信度,造谣者通常会在文字描述的同时配发“现场图”,而且非常注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的描述,悉心刻画“抢小孩”的人的相貌特征和作案工具,迷惑性极强。特别喜欢打着警方的旗号。
面对“抢孩子”谣言应该怎么办?▼
如有相关警情,公安机关会第一时间调查并发布官方消息。为了避免“抢孩子”“偷孩子”等谣言的传播和蔓延,网友在朋友圈看到类似信息时应保持冷静,主动求证信息来源。
如在互联网上检索谣言中的关键信息,看有无相关辟谣新闻或报道;如遇“事故”图片,可以运用“以图搜图”功能查证图片真伪。
如还是无法辨别,则可向警方求证,切勿未经求证就“好心”转发,不仅扰乱社会秩序,而且后果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相关法律条文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吂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