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1 [url=]秀美黔东南[/url]
辉煌六十年 秀美黔东南
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
庆祝活动 还有2天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多样的民族文化将这高原山地装点得多姿多彩。很少有人知道,在贵州这片热土上到底有多少惊奇的事情,在这秀丽古朴的大山深处,谁又会想到贵州苗族居然会有那么多占据全国之首乃至世界之巅的事物。 苗族是素有“服饰文化博物馆”之称的民族,其中以苗家超短裙最为独特,号称自己的裙子是“世界第一短”。短裙苗,有时文字叙述上也叫短裙苗族,但应该叫锦鸡苗族。苗族同胞是中华三祖(炎帝、黄帝、蚩尤)之一蚩尤的后代,短裙苗只是苗族上百支系中的一支,短裙苗的名称来自族群妇女的穿着。 短裙苗主要生活在雷公山片区雷山的新桥、独南、乌的、掌批、桥港、桃江、掌雷、略果等,丹寨的排调、麻鸟、孔庆、掌湾、乌哩、乌佐等,榕江的空申、两汪、加簸等。短裙苗春夏秋冬四季都身着短裙,神秘而诱惑。在苗族的上百个支系中,短裙苗同胞居住得比较高,因此,被大山的围困和周围强势文化的包围,他们成了弱势群体,不但文化得不到尊重,短裙还被作为嘲笑的对象或视之为落后、愚昧不化的象征。 他们的房子从先民最初的茅棚草屋到现在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吊脚木楼。短裙苗同胞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经历了无数次水与火、风与雨的考验,虽然山寨在崇山之中显得有些偏僻、封闭,但封闭的只是地域,而不是人的心灵。他们超前的穿着打扮已经与当今人类优异品格接轨,是世界性的时尚。 生活在黔东南地区的短裙苗,七八十年代以前,女性穿着五寸长的百折短裙,仅仅是为了遮羞,内不穿裤子,春光偶尔外露,美丽潇洒,勾人魂魄,但到了九十年代后,就稍微改变了一些,除了着短裙外,内还穿三角裤。短裙苗的姑娘、妇女 , 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短裙 , 由于服饰的明显特征,在苗族的分支中人们称他们为“ 短裙苗”,已有五六百年历史。 一般身穿大襟上衣,下穿百折短裙,扎绑腿。领口、袖口、下摆和绑腿都是姑娘们自己绣制的彩锦,项上戴着粗大的银环冰雪顶所在的山区,属于短裙苗的居住地。 空申苗寨位于榕江县西北方向94公里的两汪乡,是超短裙苗族的故乡,全村寨有215户,约1000人。空申苗寨以苗族妇女的超短裙服饰而著名,6尺长的裙子,只有5寸宽,层层叠叠缠在腰间,故被外界称为“世界超短裙之乡”。 空申超短裙也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相传空申人的祖先由于战争迁徒到了两汪乡的一坐山上,并决定在此安身立命,取名“空申”。他们的祖先初到此地时,生活艰难,以树皮做帽,围芭蕉叶成裙。后来,他们学会了纺织,就照着芭蕉的叶脉形状做出只有5寸长、无花纹图案修饰的百褶裙。山高坡陡,妇女们穿着5寸短裙上坡下田,跋山涉水,很是轻巧方便。就这样,5寸短裙被代代传袭下来了。 空申苗族勤劳手巧,她们所做的裙子,除绣花丝线和衬底用的绸缎外,均为自种的棉花,自纺成纱、自织成布,自染自缝而成。所穿的衣服袖口大而短,领口满襟,多数镶有色彩艳丽的栏干和绣有精美的图案,穿着大方。青年妇女还配上一副绣有精巧鲜活的鱼、虫、花、草等图案的围腰布,抄上腰间,配上银核,银花鬓夹,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镯等银饰,更显犹如天鹅秀态、风姿绰约。空申苗族妇女服饰质朴而富有韵味,制作工序之独特、超短、较厚、较硬等特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用于绑腿的花布绣着花、鸟、虫、兽以及各式各样奇怪的图案花纹,上衣服饰配上“叮咚”的银项链、银项圈,更是有着原始部落生活的遗韵。 超短裙苗族也有许多别具特色的习俗,最为有特色的就是他们的婚恋习俗茅人节,又称“爬茅人坡”或“插茅人”,苗族称为“劳莎丽”。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保留了古时群婚习俗的残余,成为两汪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风俗节日。相传,以前生活在当地临近村寨间有互不通婚的习俗,婚姻多由父母包办,远嫁和远娶。但是,青年男女们在平日的交往中产生了感情,却不能结为夫妻。 在每年的三、四月间,即农忙季节里,远嫁的姑娘们都纷纷回家帮忙,年轻小伙子们借此机会,在原来她们交往的坡上用嫩绿叶茅草做成人形,插在坡上,向姑娘们发出信号,表达相思之苦。远嫁的姑娘们于是三五成群,往山上而去。在坡上,他们以对歌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多年来的相恋,相互倾诉相思和无奈,鼓励未嫁未娶的男女青年们要冲破世俗的禁锢,追求自己的幸福。
黔东南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宣传片
动动手,为黔东南民族节日投票,为黔东南美景点赞,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有什么想法,可在微信右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 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 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