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黄平飞云崖,黔东南的文化胜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4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平飞云崖,黔东南的文化胜境

飞云崖,亦称飞云岩,又名飞云洞,位于县城东北 12公里处,湘黔公路旁,系贵州省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崖据东坡山麓,因其形状酷似浓云腾飞而得名。其顶崖檐深覆,宛若雕镂殿堂。崖壁穹顶,石乳凝液,千态万状,玲珑诡异。崖间溶洞献奇,崖前双峰竞秀,银瀑飞泻,青溪旋绕,古木参天,幽篁苍翠,鹤群翔鸣于树梢,鱼阵沉浮于溪中。风光旖旎,环境幽雅。





明朝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盛赞之曰:“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云崖奇秀,可比灵隐”。生长于西子湖畔的清代学者、云贵总督吴振域,在他七度游览此崖后概然赞道:“西湖甲天下,奇妙无此山!”




在贵州境内的名胜中,飞云崖是文献记述和游人题咏最多的一处,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诗文、联语、摩崖、碑碣,故人们又将其誉之为“文化富矿”、“贵州第一古刹”。这里还有一年一度的“四月八”民族民间集会,人数达近万人,浓郁的民族风情,又给此崖频添异彩。






溪流边用于汲水的水房,山里的汩汩清泉都在这里被收集成了可供饮用的水源。




这条长廊类似于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相传是由清代学者、生长于杭州的云贵总督吴振域所营建。




境内的流水潺潺,绿树成荫,山、水、树自成一体,令人流连忘返。




崖壁上处处都有古代文人墨客所留下的笔墨字迹,这些充满人文气息的刻字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




月潭寺充满黔东南民族风情的牌坊,既体现了佛教的建筑风格又融合了苗侗的民族特色,并且加入了汉族的文化话语,传达出多元化的历史质感。




月潭寺的大门牌坊上的塑像,两尊身着明朝衣冠的塑像体现出了古刹浓浓的时代氛围与历史纵深感。




接引阁坐落于半级台阶之上,所谓的接引即是供游赏者身体上小憩以及精神上皈依佛祖,当游人至此处时,不仅身体得到了休整,精神也得到了升华。




庭院内的百年古木,虽历经了岁月的沧桑与时代的变化,但依旧顽强地傲立于世间。




古刹正门的檐角明显地具有苗侗民族的风情特色,而黑色的大门与黄色的门壁又明显地具有佛家特征,宗教在飞云崖完美地诠释了地区的差异性与交融性。




从侧面角度来看养云阁,古老建筑被苍翠的古树掩映着,充满着历史的记忆与时代的变迁之感。







栩栩如生的浮雕,仿佛在诉说着先人精湛的技艺与智慧。






感受飞云崖带给的那份寂寥与古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让人感觉到无比的宁静安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