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州属黄平县,黄平因“地面掘土为黄”而得名。 旧州古鎮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上游,距黃平25公里。旧州不但是228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古且兰王国所在地,也是1934年中央红军二过黄平的地方,毛泽东在这里度过了一生非常重要的41岁生日。抗日战争时期建于此的美军飞机场为二战胜利落下重重的一笔。2012年8月28日,我们从黄平专程到此,用鏡头记录了旧州古鎮。 P1 旧州是战国时期的古且兰王国所在地,有文献可考的历史为2280多年。典雅别致的明清古建筑群星罗棋布,“九宫、八庙、三庵、四堂”佇立古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鎮。 P2 旧州,苗族称为“王简”,革家叫“旺珍”,译成汉语都是“皇城”之意。如今的旧州就是2300多年前与古夜郞齐名的古且兰王国都邑所在地。 P3 红军长征黃平纪念碑--肖克题词 P4 天主堂,1901年法国传教士莫诺瑟神父筹资修建,为欧洲法式风格。1934年10月2日,肖克领导的红六团长征攻占旧州,军团司令部宿天主堂。搜得一张近一平方米贵州省法文详细地图。由法国传教士阿尔佛雷德.勃沙特翻译,肖克将军笔录,译成中文。这张地图对红六团转战贵州起了重要作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5 红六军团司令部旧址。1934年10月2日凌晨,先头部队攻克旧州城,军团司令部宿天主堂,当晚,红六团首长任弼时、肖克、王震即在此宿营。 P6 位于天主教堂的法国传教士阿尔佛雷德.勃沙特(1897-1990)塑像。勃沙特祖籍瑞士,出生于英国。20世纪20年代初在贵州的遵义、鎮远、黄平一带传教。1934年10月2日,军团长肖克将军在天主堂内发现了一张近一平方米贵州省法文地图。当时勃沙特正由旧州到鎮远,途中被红军战士扣留带回旧州。由勃沙特翻译,肖克将军笔录,译成中文。这张地图对红六团东出湘西,转战云贵起了重要的作用。勃沙特后随红二、六军团长征辗转湘西、云南18个月,因军情紧急,送了一些银元作路费后,让他离开了红军。后来他写了《神灵之手》一书,成为外国人宣传中国工农红军的最早著作之一。勃沙特是笫一个参加红军长征的外国人,也是参加红军长征唯一的两个外国人之一。  P7 天后宫 当年毛泽东在旧州时居住的地方,並在这里度过了一生非常重要的41岁生日。  P8 天后宫已破败凋零,从紧锁的铁门缝隙中拍了一张照片。荒草萋萋,伟人早已作古,唯有当年见证过这段蹉跎岁月的石獅孤零零地伏臥在秋阳之下。 P9 中华苏维埃银行旧址。 P10 仁寿宫 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占地897.6平方米。 P11 仁寿宫布局谨严,用材硕大,工艺精湛。原为江西临江府会馆,主祀郡人肖英佑侯。 P12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曽在此召开济贫大会,举办文艺演出。 P13 文昌宫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单檐歇山式穿斗混合式。 P14 黃平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厚。
P15 从明景泰年间至清末,出进士29名,举人251人。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黃平人王耘中进士,其子侄五人中举人三人,中进士两人,后人赞誉为“五子登科”。 P16 民族英雄史可法,曾在这里接受早期教育。 P17 清末名将石赞清、近现代文学巨匠郭沫若的母亲亦出生在旧州。 P18 贵州省第一位苗族省长王朝文出生在黃平。 P19 苗族歌后阿幼朵出生在黃平。(2011.5.11日中央民族歌舞团在都匀演出时摄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P20 典雅别致的明清古建筑。 P21 一条石头铺就的古街,两侧是明清时的古建筑。 P22 这座房上还保留着“文革”时期的标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P23 宁静的古鎮。 P24 鎮上有一户人家正在办酒席。 P25 酒席临街而设。 P26 厨房也在街上。 P27 一位热心的老人主动带来这里拍摄,这建筑很有时代特色,但已不知其名了! P28 旧城门前的古道。 P24 门前留守老人姓王,曽带我们进屋参观。老宅前晾晒着苞谷和辣椒。 P25 王宅大门内的“春凳”,原有两条, 有一条在文革中当“四旧”烧毁了。 P26 老人的书桌。 P27 旧宅中的孩子。 P28 古街。 P29 当年瓷器铺遗迹。 P30 柱杖的老人。 P31 简朴恬淡的生活。 P32 旧宅一景。 P33 P34 秋天的屋前。 P35 时尚与传统。 P36 P37 美发的年青人。 P38 晒辣椒。 P39 走在老街上。 P40 古鎮中的儿童。 P41 P42 P43 古鎮像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香。准备返程了,看着这些历经沧桑的古建筑,在秋天的夕阳下默默地佇立着,宛如又回到了那已经消逝的岁月。繁华如烟,浮生若梦,一种凄凉而伤感的心情油然而生!
丨作者:梦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