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参加新浪博客和银枫生态联合组织的“#越吃越FIT#山野美食之旅”而去了趟贵州。说来和贵州还算挺有缘分的,去年十月曾经去过贵州铜仁寻访当地的古寨,而这次则是寻访黔东南大山深处的那些人、那些山野美食、那些不为你所知的故事。
1
雷山早市&牛肉粉
习惯性的去到一个地方就一定要逛一逛当地的早市。早上火哥领队,我们一行四个小伙伴去到雷山综合集贸市场(据说这个市场是隔几天一开,隔天诺妈再去市场就没开),说是市场但其实更像是一个露天市集,进去小伙伴们就被各种新奇的蔬菜吸引了,而我则偏执于市场上卖菜的那些阿婆,和他们极具民族特色的发饰。
早饭是在市场里的一个小店解决的,本想吃一下火哥推荐的羊肉粉,结果这家店只有猪肉和牛肉的。推荐一下那个扁的宽粉,口感更有弹性和韧性,选择了微辣但一口下肚立马开始冒汗,本来有点感冒的一下子全好了。
边聊天边卖菜的两个阿婆,可惜听不懂她们的语言。
牛肉粉,这个扁的宽粉比较有嚼劲和弹性,圆的细粉弹性欠佳,特别酸爽,而且很鲜。
正在给我们烧牛肉粉的大哥,发现被偷拍后一脸尴尬。
远远的偷拍了一张当地女人的发饰。路上还看到有些阿姨往发髻上插一些粉红色的花,这个已经相当低调了。
早市回来,站在这栋楼前,火哥说:“很破吧?”我:“很美,有那么多绿植。”
夜晚灯火辉煌略显浮夸的城市,在早上一切回归本色,这才是我想看到的你的模样。
2水上粮仓
“水上粮仓”建在水塘中央,为木质吊脚楼结构,仓顶多用杉木皮盖顶。据说这一独特的建筑至今已6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存这一建筑的主要为黔东南州的雷山、从江、榕江等县的苗族、侗族村寨。“水上粮仓”的设计主要目的为了存储粮食时防火灾、防鼠患、防虫蚁。
水上粮仓
悬挂在屋檐下的玉米,感觉装饰性更多一些,毕竟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并不是玉米。
建在水塘中央的“水上粮仓”,可以防火灾、防鼠患、防虫蚁。
路边发现的一种新奇植物,据说可以用来给布匹染色,颜色是梦幻紫。
3两卡寨&午餐
两卡寨是银枫生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寨,是目前唯一没有通村公路的自然寨。从雷山出发需要先坐大巴然后换乘拖拉机,最后步行40分钟左右才能进到寨子里。听起来很拉风有没有?可你试过在盘山路上坐拖拉机吗?一个不小心下个转弯就可能被甩出去哦。
40分钟的路程听起来不远,但其实需要翻差不多两个山头,从这座山下去然后爬上另外一座山才能进到两卡寨。好在有不到一米宽的水泥路可以进村,比起山路来已经很好走了。从拖拉机下来刚好遇上寨子里的孩子们买完零食回家,绿野仙踪背着包和这些小朋友走在一起,画面特别像支教的乡村女老师送学生们回家。
两卡寨至今还保持着手工织布、自己留种种植黄瓜、黄豆等农作物的农耕传统。银枫生态和农户合作,让农户种植猪草养猪,既可以增加农户的收入,还可以保护两卡寨的生态,传承这里的文化习俗。想想刚刚看到的那些孩子们开心的拿着钢蹦去买冰棍时的表情,合作的意义何止于此。
这画面,像不像下乡支教的乡村女教师?
买完零食回家的孩子们,看他们那昂首挺胸、大步向前的姿态,希望若干年后你们依旧如此,对未来充满希望。
绿油油,连绵不绝的梯田。
两卡寨村口,特别有诗意的画面。

火哥在拿猪草喂养农户家苗寨猪。
寨子里有阿婆在示范手工织布
村子里有七百年历史的古树,要三个人方能合抱。
午餐,在农户家吃苗寨特色长桌宴。
贵州特色酸汤煮各种蔬菜,夏天吃特别清爽。
洋荷炒小南瓜,味道微辣。
白切苗寨猪,看起来肥肉很厚,但实际入口一点都不腻,特别香。
生平第一次吃蚂蚱,酥脆之余有点微辣竟然觉得有些好吃。
酸汤稻田鱼
现场打糍粑,果子上前试了试发现真的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很需要技巧的。
打好的糍粑配苏麻、黄豆面花生碎,一甜一咸别具风味。
酒足饭饱之后,苗寨老乡还给我们载歌载歌的唱起祝福歌,真的是特别热情好客。
4银枫生态示范基地&晚餐
从两卡寨出来我们又前往银枫生态的示范基地,在这里我们算是见识了什么叫科学饲养。黑毛种母猪和猪仔住在干净没有异味的木质猪舍,听着音乐,吃着熟食。等猪仔长到一定阶段就转移到室外放养,平时刨土玩泥巴,饿了吃熟食,开心了还可以和小伙伴们去专门的上下山跑道追逐玩乐,对于这种生活状态我和小伙伴都彻底惊呆了。
从两卡寨回来,对基地的这条”做致富的领路者“的理解更为透彻了。
想要见黑毛猪,先要进行消毒处理才能进入。
印象里的猪舍是脏乱差,银枫生态基地里的猪舍却是这样式的,还有舒缓的音乐听,生活条件好的让人咂舌。
每一头种母猪都有这样一张记录卡,记录着它怀孕以来的所有数据,图示这头猪猪的预产期是8月8号,算下来今天她的猪仔都已经快2个月大了。
吃奶的小猪仔,当妈妈好辛苦哦。
室外放养的黑毛猪们,火哥又拿着猪草撩猪了。
看到图中小顾和小朋友站的位置了,两边竹竿围起来的地方就是黑毛猪专用跑道,每天会有固定时间放开让它们跑一跑好维持身材(认真脸~)。

参观完黑毛猪不巧来了一片云,然后就下起了一阵急雨,赶紧下山避雨去了。
晚餐,本地特有的一种豆腐丝,特别有韧性。
来了基地自然少不了吃黑毛猪,食材好,直接白水煮也特别的鲜美,完全不会腥不会腻。
热乎乎的鸡蛋羹。
好像是凉拌茄子来的,味道偏咸,还有很多菜没拍,因为下手慢了菜就没了。
5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是麻江县与 凯里市襟水相邻的一个乡镇,嘉庆年间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当时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被誉为“小上海”。
木质阁楼红色灯笼,昔日的繁华似乎就在眼前。
一种花生做的小甜食,尝了一块特别的酥香。
当地特色小吃,蓝莓冰粉。
特别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可惜时间太紧来不及细细了解它后面的故事。
当地有名的下司猎犬,眼神很霸气有没有?
尖尖的塔楼和广场据说是当地居民在特定节日举行仪式的地方。
黔东南游记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