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我们一起去吃饭呐?要不你到了前面的述洞,没有吃饭的地方。”
“这个村子有人在办酒,我们是亲戚,过来参加他们的婚礼,你要是去,就跟我们一起去婚礼吃饭。”
“啊?我能去吗?”
“没关系没关系,一起吃。”
这段对话发生时,我坐上这两个侗族阿哥的车还不到10分钟。
于是,原本搭车要去述洞村的我,就这样被意外地邀请到了侗族人家的婚礼现场...
1
在黔东南,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名字都是音译,这个小村子也不例外,虽然汉字写作“额洞”,但当地人的发音却近似“gnan 洞”。
相比不远处以独特鼓楼和保存完好的侗族民居而小有名气的述洞村,额洞村似乎显得太平淡无奇——传统的侗族木屋有些破旧,新盖的砖房穿插其间,很难称得上美观;村里有几座鼓楼,有的看上去年代久远,也有的带着翻新的痕迹;窄窄的小路贯穿全村,路的两旁有水渠小溪,当地人在路边晒着稻谷、浆洗着衣服。
走在这个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小村子里,拿着相机的我反倒像被参观的人物,小朋友看到我经过会害羞地咯咯笑,迎面走来的老大爷会指着身后的路乐呵呵地跟我说,“里面还有,里面还有!”
2
转了小半圈,我回到小广场,带我来的侗族阿哥招呼我过去入座。
小板凳,木圆桌,大瓷碗,老老少少大概二三十桌的样子。我坐的这桌全是男人,或许是担心我拘束,一位穿着斜襟蓝布衣的大姐过来坐在了我的旁边。
大姐很健谈,坐下之后就唠开了,她说,这里的人很勤劳,村子后面种了大片的杨梅,每年六七月会过杨梅节,附近村子的村民都会赶来,大家一起摘杨梅、聚餐,气氛热烈欢乐得很;这里也有平安节,大概在秋收之后,庆祝庄稼的丰收、风调雨顺,也犒劳自己的劳动,村民们会摆起长桌宴,要热闹上好几天。
没多一会,就有人拎着大桶过来挨个桌子盛菜,有清淡的炖冬瓜、水煮的南瓜,烧的牛肉、辣味鱼,也有重口味而独具特色的鱼腥草猪血炒肉,看起来一个比一个简约,完全没有宴席的气派,简直不能更家常。
一桌菜上全,大家拿筷开动,没有司仪、没见到新郎新娘、也没有任何开饭仪式,“啊就这么开吃了?没有谁说点什么吗?”这婚宴随性得让我这个外地人直反应不过来,侗族大姐的回答更是潇洒,没有没有,就吃吧。
3
“这里是娘家人摆酒,我们这里也没有太特别的,就是租些桌子、碗筷,请人做点饭菜,大家一起吃,不像你们大城市,讲究那么多。”
“大城市的婚礼其实挺烦的,累人。”
“我们这就是农家菜,跟饭店吃到的不一样,你想吃什么自己夹,随便,多吃点哦。”
“嗯嗯,冬瓜特别好吃,味道很鲜。”
“这里的空气比北京好一点吼?”
“哪是好一点,是好太多啦,你们见过雾霾吗?”
“没有!雾霾就是天灰蒙蒙的吼?”
“你是自己来的呀?怎么会想到这里来,也没什么好看的。”
“哈哈我的朋友们不愿意来山里,我觉得这里挺好的。”
“新郎新娘会穿我们侗族的衣服出来的,等会你就看到了。”
“你看对面那个鼓楼,也有三百多年了哦,村里面的那个,时间也很久的,八几年遭过火灾,最近几年才有翻新过。”
边吃边唠,一桌的大叔们显然对我的好奇同样不少,一人一句说得我快要接不过来话。桌上的菜吃得差不多了,终于到了喝酒的环节,塑料瓶一拧开,立刻飘出了浓浓的谷物发酵之后的酒香。
“小妹妹喝不喝酒?”
“不喝不喝,我不会喝酒的。”
“欸,女人天生半杯酒,哪有不会喝的。”
大叔明明是侗族腔,我却听出了几分东北的味道。
4
一顿饭过后,新娘子终于盛装出场了。
跟一些其他民族的传统打扮比,这样的一身算不上特别惊艳,但依旧不难发现那些花边、图案纹饰以及闪亮的银饰无一不是精巧细致。
据说新娘子嫁到了贵阳,这次是女婿从那边开车来到娘家办侗族习俗的婚礼。
新郎官到了之后,也换上了民族服装,一对新人开始到席间敬酒,新郎新娘不喝,只是把酒倒满之后给长辈一一敬上,一位大叔客串起了临时司仪,给新郎官挨个介绍着长辈的称谓。
敬酒中最有意思的是,在长辈喝之前,临时司仪大叔都要用侗族话喊上一句(发音我记不清了),然后长辈一饮而尽的同时,周围的人还要一起应和一声“哟~!”。我站在兴致高涨的亲朋好友中,竟也忘了去问问那一喊一和是什么意思,想来总归是祝福的话语吧。
5
敬酒完毕,新郎新娘进屋继续其他礼节,司仪大叔招呼着我说“走啊一起去家里嘛,一会儿我们还要对歌咧~!”还没等我回答,大叔就跟其他起哄的人一起簇拥着新人走进了屋子。
我拿起背包,带我来的阿哥继续开车送我到不远处的述洞村。到达之后,阿哥特意给我留了他的电话,还对我说,你在这里玩玩,不用担心,要是晚上走搭不到回去的车就打我的电话。
他的语气那么平淡,没有过多的热忱,好像如果我说太多的感谢反而不合气氛。
“谢谢你哈”,我朝他挥了挥手,转身走进了述洞村。
6
这是我第一次到贵州,原本打算先写写这里的青山秀水,可真正在黔东南走了七八天之后,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这里的人和文化。不同的少数民族聚居在这片土地,仿佛每个人、每一座村寨、每一片砖瓦都是本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者。
在这些没有商业开发的村子,村民的淳朴程度会让你感到惊讶,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更会让你赞叹不已——“体验”这个词在贵州会变得非常具体而多样,只要你不嫌山路曲折,走进那些村寨,绝对能收获到独一无二的旅行记忆。
7
额洞村是一个未曾在旅游攻略里出现过的地方,原本也不在我的计划之内,但却意外地因为这一场随性又充满当地特色的婚礼而成了这次旅行中最大的亮点。
村子本身确实谈不上多么美多么有特色,如果不加以规划和开发,这里也许永远不会成为旅行者的目的地。但额洞村最难得的就是这种平淡,它就像你祖辈生活过的乡下老家,哪怕是陌生的初次到访,你也不会觉得充满疏离感。这里的人不会放下了农活而支起小摊向你兜售烤肠烤玉米,你来了他们就叫你一起吃饭,你要离开也不会过多挽留,你的到访就像亲友之间日常的串门,完全轻松而随意。
8
像额洞村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寨在贵州还有很多很多,它们或许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也不一定有让你眼前一亮的景观,但它们保持着自我,有着不同的个性,因为不为了展示,所以那其中的独特才最为真实,你甚至能在细微之处发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碰撞之后的化学反应,而这一点,是在人工修建的景点里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飘|
◆ ◆ ◆

动动手,为黔东南美景点赞,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
如果有想推荐的秀美村庄,可在微信右下方或者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小编将会收集文字与资料分享给大家……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
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
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