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丹寨县芒筒芦笙祭祀乐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9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11-29 [url=]秀美黔东南[/url]

要把丹寨苗族人的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喻为灵魂的舞动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最初作为苗族鼓社祭祀活动的宗教乐舞,后延生为丧葬仪式,至今仍在苗族村寨里的丧葬仪式上使用。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主要流传于丹寨“嘎闹”支系的七种服饰文化圈内,在苗族芦笙大家庭中独具功能和风格。

经历数千年,芦笙的功能有所演变,由娱神转化为娱人,惟有芒筒芦笙及其祭祀乐舞保持着芦笙最初的原生态文化。



苗族在长期战争和迁徙中,芒筒芦笙一直是为祭祀祖先和祈求风调雨顺、祈盼丰收的仪式,并以此鼓舞苗族先民战胜了一次次的困难和挫折。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是苗族的传统乐舞,专为宗支大型祭祀和丧葬之用,它演奏独特,曲调悲壮肃穆。丧葬用的曲调有过路曲、进门曲、悲伤曲、送别曲、安慰曲、离别曲等曲调,具有鲜明的宗教乐舞特征。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每队由三支芦笙、13支芒筒组成,每支芦笙和芒筒需一个人吹奏,全乐队为16人组成。吹奏时,芦笙领于前,芒筒随于后,且吹且舞,沿着顺逆时针方向围成圆圈,缓缓向前。

吹奏中,众人以脚蹬地,发出整齐的舞步声以和之,所以苗族称为“齐心集鼓社,齐步踩笙堂”。



而如今的丹寨县芒筒芦笙祭祀乐舞被搬上了舞台,并在多彩贵州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以其独特的文化承载力和舞蹈形式获得观众认可,并以此收获了多彩贵州金黔奖的殊荣。



注:本文所有图文资料均来自丹寨县旅游发展办公室(图:黄晓海,文:韦文扬、李天云等),经苗岭星空编辑整理。




动动手,为黔东南美景点赞,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
如果有想推荐的秀美村庄,可在微信右下方或者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小编将会收集文字与资料分享给大家……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
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
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