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1:19 编辑 <br /><br />运动饮料营销策略 在成功地让运动员们相信,运动时喝什么跟平时训练一样重要后,运动饮料产业紧跟着就扩大了目标销售人群。他们将广告投向大众媒体,他们还通过运动医学教育向学校、家长和学生传达补液的重要性及瓶装水的不足。 他们的策略非常有效,现在非运动员已经成为运动饮料最大消费群体,很多不怎么运动的人,都将喝运动饮料视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自耶鲁大学食品政策与肥胖研究中心的一份分析指出,1/4的美国父母认为运动饮料对孩子来说是健康饮品。 但运动饮料公司提供的所有研究其对象都是保持密集、高强度运动习惯的人。他们似乎没有考虑过他们绝大多数的消费群体只是平均每周去健身房呆2小时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欧洲食品安全局声明说: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电解质饮料(运动饮料)只适用于那些经常进行高强度耐力运动的体力活动人群。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一瓶500毫升的甜饮料一般含3-14汤匙糖(1汤匙约4克糖)。吃进去更多糖意味着摄入更多能量,若其他方面得不到控制,必会增加肥胖、糖尿病、龋齿、痛风等健康问题。上述那份来自耶鲁大学的分析证实,儿童消费运动饮料的增加,对他们的肥胖“贡献”不少。 其次,运动饮料中的电解质钠也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根据我国标准规定,运动饮料中钠含量一般在50-1200毫克/升。喜欢喝运动饮料,势必增加钠的摄入量。而过多的钠会增加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疾病、胃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 运动饮料明显不应该被当成健康饮料大量饮用运动饮料公司在推销自己产品的时候,无不在强调产品背后的科学佐证。可英国医学杂志对运动饮料的系统综述研究中发现,相关研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样本量不足、研究质量不高、数据的操纵、缺乏双盲试验等。 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发表的关于补液的立场性文章中,大多数编委都在文章末尾的利益冲突申明或说明中表述了自己同某些运动饮料公司的合作或被资助的关系。另外,由于相关机构、著名期刊杂志的评审都与知名运动饮料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关于运动饮料负面报道的研究很难发表。 对于保持密集高强度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只要感到口渴时就补充适量水分,避免一次大量补液,那无论喝什么,都能预防脱水、低钠血症及水中毒等问题;而巧克力、香蕉等在补充能量方面,也不输运动饮料。 所以,是否选择运动饮料只是个人喜好。对业余运动爱好者或者从不运动的人来说,运动饮料绝不是健康生活常备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