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1:02 编辑 <br /><br />+
20岁:改变生活方式,开始补钙
20岁就要开始每年体检一次,了解自己的体重指数、血压情况、甲状腺指数以及胆固醇水平,以指导自己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20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可以趁此机会养成健康的好习惯,健康饮食,保持合理的体重,停止吸烟、酗酒、熬夜、迷恋垃圾食品等对健康不利的行为。同时要开始补钙。专家表示,人体90%的骨质都是在20多岁时获得的,每天补充至少1200毫克的钙质以及1000IU的维生素D,可以为骨骼和机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
30岁:重点关注体重,注意睡眠
从30岁开始,人体逐渐发胖。据调查,肥胖者心脏病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两倍,老年后患痴呆症的风险也更高。专家建议,每天都要坚持运动20~30分钟。同时要注意监测血压。经常关注血压数值的变化,有利于调整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降低血压异常的风险。还要格外注意睡眠,只有顺应自己的生物钟和生理变化,才会将青春延长。女性要关注经期状态,一旦出现月经异常、严重痛经等问题,应及早就医。
+
40 岁:筛查糖尿病,增加运动量
统计数据表明,40岁后的糖尿病患者有增多趋势,因此应该在45岁后至少每3年筛查一次。女性还要在40岁后开始进行乳房X线检查,而不是等到50岁。可以请医生根据你个人及家族病史进行分析评估,帮你决定检查的最佳时间和频率。此时,身体新陈代谢速度进一步放缓,所以更要严格控制体重,以降低疾病风险。少食多餐,饮食多样化,并将运动时间延长至1小时。可以增加一些负重锻炼和力量训练,这样有利于维持肌肉质量和骨密度。
+
50岁:呵护心脏健康,筛查结肠癌
从50岁开始,应多加保护心脏。虽然心脏病发作比较突然,但之前身体发生的一些变化,比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糖尿病,就是在发出信号,提醒你注意呵护心脏。同时,要定期筛查结肠癌。这种癌症的高发年龄段为四、五十岁,且能够在癌变前及时发现息肉,并进行治疗。大肠镜检查是最好的筛查方式。如果检查结果正常,且没有家族病史,可以每隔10年检查一次。此外,女性要留意更年期症状,出现明显症状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
60岁:检查骨密度,预防肺炎
药物副作用、吸烟以及家族病史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专家建议,最晚65岁时要开始检查骨密度,尤其是女性。日常补钙不能忽视,如果记忆力大不如前,这可能与缺乏B12有关,很多60岁以上的人缺乏维生素B12,这种储藏在海鲜、牛肉以及强化麦片中的营养,可以制造健康的血红细胞,保护神经系统,防止记忆减退。 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呼吸道,降低患肺炎的风险,肺炎是威胁65岁以上老年人生命的重要隐患,而注射肺炎疫苗可大大降低患病风险。带状疱疹会造成剧烈疼痛,甚至神经疼痛和损伤,60岁以上老人可咨询医生是否要进行疫苗注射,以降低患病风险。
э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