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你误会他好多年了 每年夏季的黄金季节,各大城市的街头,都弥漫着小龙虾的香味
我们通常吃的是小龙虾,其实不能算是真正的龙虾,它的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它属于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
这种淡水虾在我国北方俗称喇咕,南方俗称龙虾、小龙虾、淡水龙虾。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中南部和墨西哥东北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日本传入我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小龙虾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地被搬上餐桌,小龙虾现在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经济养殖动物。
小龙虾适应能力超强,无论是湖泊、河流、池塘、河沟、水田均能生存 ,甚至在一些鱼类难以生存的水体也能存活;耐低氧,在一些低污染的环境中也能生存。
超强的适应能力,再加上杂食性和非常快的生长速度,使得小龙虾在我国成为分布极广的外来入侵物种。
小龙虾还拥有遁地的本领,喜欢并善于掘洞。在自然条件下,洞穴为抵御极端环境条件提供了必要的保护,也是小龙虾互相争夺的重要资源。人工养殖通常也会放置一些人工洞穴来减少小龙虾之间的打斗,以降低其死亡率。
暴力的小龙虾还会有食幼行为。在孵出幼体后,母虾会保护它的孩子完成幼体阶段的生长发育。但当幼虾发育到一定阶段可离开母体自由活动时,如果不及时分离母虾和幼虾,母虾甚至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如果说最有争议的食物,小龙虾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夏天一到,各种说法各路谣言又开始蠢蠢欲动。
- 1 - 小龙虾是日军基因改造的? 假!
我们现在吃的小龙虾,的确是个日本人引进的。
不过,按现有的资料,日本人引进小龙虾,是用来当牛蛙饲料的。
至于「小龙虾是日军基因改造的生物武器」,只能呵呵了……
遗传物质 DNA 的结构在 1953 年才被发现(也因此得了诺贝尔奖),1927 年的侵华日军大概只有穿越了,才能掌握了如此前沿的技术。
- 2 - 只有中国人吃? 假!
小龙虾在美国已经吃了上百年,小龙虾的买卖也逐步从乡间集市走向大宗交易,目前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超过30万吨。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的料理食材。美国用于食用的小龙虾有98%产自路易斯安娜州,该州在1983年将小龙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并且每年都举办“小龙虾节”。。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小龙虾节 ▼
小龙虾节上和红薯、玉米同烧的小龙虾😂 ▼
小龙虾三明治 ▼
- 3 - 小龙虾很脏,生活在污水里? 假!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主要的食物是水底的有机质,水草、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当然它也吃小鱼、小虾、贝类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饱的时候同类相残。正因为它食性杂,所以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生存。
但是餐馆的小龙虾基本上都是养殖的。在养殖环境中,要根据生长需要,投喂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比如麦麸、豆饼、水生昆虫幼体等。
小龙虾能忍受污染的水质,但它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有学者专门做了实验,发现小龙虾更倾向于选择新鲜的食物,更喜欢清洁的水源,所以生活在污水中纯属被逼无奈。
- 4 - 重金属超标? 假!
小龙虾的确会富集环境中的重金属。但有重金属,和「重金属超标」是两件事。
对于小龙虾来说,重金属主要聚集在在外壳和头部。
外壳中的重金属会随着小龙虾生长中的脱壳而减少; 而头部,大部分人是不吃的;
在各省市食品监管部门的抽查中,小龙虾的重金属残留合格率一般都在 99% 以上。所以,如果你只吃尾部,也别为了补钙去吃壳,就不用担心。
- 5 - 可能携带寄生虫? 真!
不过这并非是小龙虾独有的问题。很多水产,比如螺丝、贝类、鱼类,甚至牛蛙都可能携带寄生虫。小龙虾携带寄生虫的能力并不比其他水产兄弟们更强。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彻底烧熟!
醉虾、小龙虾刺身什么的就别尝试了 ▼
- 6 - 吃小龙虾导致「肌溶解」? …… 之所以不能判断真假,是因为,即使在学术界,「吃小龙虾导致肌溶解」也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不仅是小龙虾,在世界各地,不少水产品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有学者猜测是某种未知的毒素,病因难以确认。
不过,好在这类案例的出现几率极低,而且「肌溶解」的病情并没有名字看上去恐怖,治疗难度也不大,致死率大概在 1%。
至于网上盛传的「洗虾粉中的草酸导致肌溶解」,就是无稽之谈了。很多蔬菜中都有草酸(最著名的就是菠菜),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和「肌溶解」有关。
不过,洗虾粉是违法的添加剂,监管部门还是得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