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六十年 秀美黔东南
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
庆祝活动 还有6天
这个世界,若是没有声音,是多么的寂寥,正因为有声音的存在,我们世界才如此鲜活。每一种声音可以是粗狂,可以是细腻;可以是沉静,可以是激烈。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用毛竹制成。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侗语称筒卜、咚的,意为大竹筒。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
在黔东南丹寨县排牙村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这里苗族的祖先是吹着芦笙、芒筒,举着火把,从遥远的东方迁徙而来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苗族民间艺人。 他们之中,有号称“芦笙王”的著名演奏家杨正平,还有许多大歌舞团的优秀演奏员也出生于此,他们曾代表中国民间音乐,到北美、西欧、东南亚及日本等国进行了多次文化交流,把苗家悠扬激越的芦笙吹响在异国金壁辉煌的舞台上,令无数国外观众为之倾倒。
世界第一芒筒魅力 排牙村有两支巨大的“芒筒”,堪称世界之最,它们通体长450厘米、直径有25厘米,重达40公斤,被称为“世界第一芒筒”。 精湛的民间工艺精湛的民间工艺 排牙芒筒芦笙舞表演令人赏心悦目,让人如痴如醉,但说到丹寨人制作芒筒芦笙的精湛技艺更是让人为之叹服。 丹寨县芒筒芦笙的制作,以排调镇的麻鸟、羊先两寨技艺最古老,维修芒筒芦笙技巧最高明。
[size=1em]吹奏方式不同丹寨的芦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四种不同的吹奏方式。 一种是芒筒芦笙,即将芒筒与芦笙一同吹奏,声音高亢激昂,颇具震撼力,这是其他地区少有的。 
第二种是芦笙组合“四滴水”,以特大、大、中、小四支不同规格的芦笙组合吹奏,音质低、中、高、尖相互配合,声音悠扬缠绵,恰似高山流水。第三种是“对芦笙”,即用两支相同音质的芦笙吹奏,常是在喜庆节日吹奏,这种芦笙受季节的限制,一般是在二月翻鼓节过后到九月秋收前不能吹奏。 
第四种是多管芦笙,一般是16至24管,用来吹奏现代乐曲。 在苗寨里,每当节庆、婚丧嫁娶、盖新房或者仅仅是农闲时也常演奏芒筒。低音和倍低音芒筒大部分由男子吹奏,高音、中音芒筒则男女均可演奏。
黔东南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宣传片
动动手,为黔东南民族节日投票,为黔东南美景点赞,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有什么想法,可在微信右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 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 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