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7日21时左右,凯里市“富贵鸟”鞋业门口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案发后,凯里市公安局迅速组织精干警力全力侦破,几名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但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罗某却在案发后迅速逃离现场,这一逃就是十年。
2006年11月7日晚上9点左右,一群人追着一名男子来到了原“富贵鸟”鞋业门口,这群人不断的对男子进行殴打,随后男子倒地人群才散开。凯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郑凯江告诉记者:“受害人是被锐器刺伤流血不止导致死亡的。”
因为案件影响恶劣,当时引起了凯里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在仔细勘查案发现场,提取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留下的相关痕迹、物证后,民警相继抓获犯罪嫌疑人吴某、石某、史某、孙某等人,而主要犯罪嫌疑人罗某却在案发后迅速逃离现场,从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郑凯江回忆到:“根据大队安排,我们多次到罗某的户籍地进行摸排 把他的社会情况以及他的亲戚朋友做了一个详细的了解 ,但是当时没有一点线索。”由于罗某社会关系复杂,逃跑后也从未与家人朋友进行联系,这给抓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郑凯江说到:“他一个是年轻而且生存能力比较强的人,平时跟家里人的关系不是很好,他以前在社会上有一些朋友,而且朋友层面比较杂,所以给我们给抓捕这一块造成了不便。”
罗某这一逃就长达十年之久,但是民警从来都没有放弃对他的抓捕,十年来民警多次到罗某的户籍地摸排调查,特别是当时主办案件的民警郑凯江,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一定要将罗某抓捕归案:“ 十年来我们时常挂念着这个罗某归案的问题,我们大队的每个侦查员我都给他们灌输这种理念,就是除恶务尽的问题,任何一起案子的嫌疑人只要没归案的,我们都要当成头等的大事来对待,特别是命案,特别是主犯,所以我们一直都很牵挂他。”
2016年7月20日,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根据可靠消息,民警得知当天罗某会出现在他姐姐的家里,于是警方立刻组织人员,在罗某的姐姐家进行部署,不久后,罗某终于出现了,而此时的罗某已和十年前的模样大为不同了。郑凯江告诉记者:“我们进去以后看到他的头发已经变短了,他以前是长头发,所以我们在抓他的时候叫了一声他以前的名字,他愣了一下,随后说你们认错人了。我们从他的基本特征来看应该就是他,便迅速把他控制了,最后确认就是罗某。”
在被捕的那一刻,罗某显得十分平静。犯罪嫌疑人罗某说到:“心确实全部放下来了,反而放开了很多事情,因为我知道不管跑多久总要承担自己造成的苦果,自己必须承担的。”随着罗某的落网,当年杀人的真相也浮出水面,令记者惊讶的是,罗某与死者并不认识。
郑凯江告诉记者:“罗某等人是因为一些琐事被他人邀约去进行一起殴打,实施报复,随后可能下手较重,又掏出了刀子就把对方杀伤,导致受害人流血休克性死亡。”既然不认识对方,那么罗某当初为什么要杀人?逃亡的这十年来他又经历了什么呢?
原来十年前罗某在为一男子打工,事发当天,罗某正在和朋友喝酒,这时接到了老板打来的电话,让他赶紧到原“富贵鸟”鞋业附近。罗某回忆到:“当时他没说话我们也没说话,我们就在那到处看,然后就看到上面有人吵架下来,老板站在花台上就指那边讲就是那个,让我们整他、整死他,然后我就过去拉受害者。”
当时罗某也没有询问原因,就和几个同伴冲了上去,在混乱中受害人打伤了罗某的眼睛:“当时他打了我眼睛,人自然反应就是看不见了,我一站起来就摸到包里有给朋友爸爸过生日在水果摊买水果时顺便买的水果刀,当时在喝多了酒的情况下就冲动上去捅了他两刀。”之后罗某也并没有在意,就离开了现场,直到一星期后,罗某得知了受害人死亡的消息,这一刻罗某才慌了神:“你们也知道遇到这个事情每个人的自然反应就是害怕,所以我就外逃了。”
随后,罗某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逃亡生活,为了躲避公安的追捕,罗某只能到处漂泊,打零工,而且每到一个地方都不会呆很长时间,可是逃亡的生活并没有那么轻松,在这段时间里,罗某不敢交朋友,也不敢和家人联系,什么事也只能自己忍受:“最苦的是整个人生已经毁掉了,也不能跟亲人见面,包括任何朋友、任何想接触的人都不能敞开心扉去讲很多事,而且自己想做的事、想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都无法做到。”
更让罗某难过的是,遇到喜欢的女孩他也不敢接受,最绝望的时候,罗某还曾自杀过:“曾经有两次我感觉回不来,想过自杀,也实施过,我从三楼跳下来没死,手和腰摔成压缩性骨折也不敢去医院。”
在这期间,罗某也曾想过回来投案自首,可想到会坐牢就始终没能鼓起勇气,在这十年间,罗某的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因为一想到坐牢,我最大的心理压力就是我现在二十多岁,出来就五六十岁了,这一辈子光阴就因为这一件事情耽误了,但我又必须承担这事,浪费光阴是最大的心理压力。”
罗某告诉记者:“我的父母死得早,所以我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从事建筑,当时我对建筑这一块也比较懂,相信如果没出这个事走正道的话,我从事这一块也是有能力的。”罗某曾经的梦想是做一名建筑师,然而发生了这样的事后,他的这个梦想无法实现了。
通过采访,我们能看出罗某也十分后悔,二十多岁的他无法联系亲人、无法结交朋友、无法正常婚恋、无法实现梦想,接下来,等待罗某的将是法律的制裁,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