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肇兴侗寨之旅:让心在歌声中飞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趁着国庆小长假,我踏上了北上的高铁,来到中国最大的侗族聚居村落——黎平肇兴侗寨。虽然只逗留两天,这里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和山水风光,却让人流连忘返。遂将所见所闻,一一用镜头记录。


(一)笙歌美酒,礼遇贵宾

侗族是一个以热情好客而著称的民族,千百年来,这里一直传承着“来者是客”的待人之道。未入寨门,便闻笙歌阵阵,酒香飘飘。侗族小伙吹着芦笙,姑娘们唱着侗歌,端着酒杯,排成一排,在村口寨门迎接远方的来客。

在这里,无论你是达官贵人,亦或平民百姓,你都是侗族人最尊贵的客人。饮满三杯,你定会被姑娘小伙的热情,以及他们的美酒陶醉。


(二)天籁之音,千古传唱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千古流传着一句话“粮食育身体,歌声润心田”,这里男女老少,都随口能唱,出口成歌。千百年来,老人教歌,青年唱歌,儿童学歌,靠口口相传,把文化精髓传承至今。

肇兴按照宗族和姓氏,分居“仁、义、礼、智、信”五个团。这次在肇兴,有幸赶上这五团同胞分别在自己的鼓楼中尽情欢歌,鼓楼中上至九旬老者,下至三岁孩童,都正襟危坐,齐声欢唱。一时间寨中歌声萦绕,天籁之音直冲云霄,让人心旷神怡。


(三)抬官人游街,祈风调雨顺

“抬官人”是从古代土司与流官共同管理侗乡时流传至今的风俗。抬官人在侗语中音译为“店宁蒙”,现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都会举行。这次国庆,肇兴特意把这传统民俗献给游客们。一支抬官人的队伍,锣鼓齐鸣,鞭炮喧天,历经“仁、义、礼、智、信”五个鼓楼,从村头游行到村尾。

游行的队伍排序很有讲究,领头是一名身形矫健的侗族汉子,画花脸,手舞木棍,沿途开道。随后依次是一队吹芦笙敲锣大姑的乐队,一群身着绸缎长袍的村中老者,一群银饰盛装的姑娘,两顶花轿,上面分别抬着扮演“宁蒙”的男童女童,轿子旁有持刀扛枪的护卫者贴身保护。

轿子后边,一男一女牵手而行,男的撑伞,女的背小孩,代表着侗族三口家庭。队伍最后,是一群围头巾、系腰带、着盛装的侗家汉子,步伐整齐,雄姿英发。队伍两侧,分别有花脸小丑若干,有抬着犁耙,有拿着渔网,有抬狗,有牵羊,寓意田间地头,风调雨顺,圈中六畜,茁壮成长。

游行队伍途经一座鼓楼,鼓楼附近男人们会鞭炮相迎,妇女们出来拦路,以唱歌的形式询问队伍的行程,询问队伍成员的身份,进寨的目的。队伍中若能以歌回答则答之,否则要给红包买路放行。


(四)行歌坐月,弹述衷情

侗族男女以歌传情,以唱定亲,行歌坐月是他们谈恋爱的主要方式。每到夜晚,当老人们渐渐入睡,年轻男孩女孩们便聚居月堂,男的弹奏琵琶,女的一边刺绣一边唱歌。

双方一来一往,以歌对答,有时候对歌直至天亮。长此以往,男女心生爱慕,感情日益深厚,终成眷属。


作者简介:杨通晶,2010年黎平县高考文科状元,武汉大学法学学士,就职于深圳市烟草专卖局,摄影爱好者,侗族文化爱好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