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儿时的记忆——老电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乡下的生活很贫瘠,可供娱乐的东西也很单调,农闲时人们除了串门闲谝,打打纸牌,再有就是赶集和看样板戏,谁家能有一台收音机那就很不错了。

对于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说,最能产生巨大吸引力的,除了看小人书,看电影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尤其爱看打仗的。看得最多的是《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等,即便是这些电影,一年也看不了几次。

往往还有好几天,村里就传着要放电影了。到了放电影那天,村里大队的喇叭下午就会反复通知:

“广大社员同志们,我村今晚在大队部(或者学校舞台)放映宽银幕战斗故事片《xxx》,希望大家到时候观看。”

太阳还老高,就有一些性急的搬凳子在那里占地方。尤其是还没有看过的,打仗的“新片子”,还没等放学,我们这些半大的娃娃就坐不住了,互相急切地询问电影好看吗?等放了学回到家,天都擦黑了,匆匆地扒拉几口饭,叫上伙伴,狼一群狗一伙地往大队部跑。

放映电影的地方不固定,有时也在空旷的打麦场。离老远就能看见两根树立的木头杆子或者两棵树上系一大块方方正正的白布,叫做“银幕”。

天完全黑下来了,村里的人们吃完晚饭,三三两两,扶老携幼都往这里聚拢,相熟的人互相嘻嘻哈哈打着招呼,小孩子“叽叽嘎嘎”地闹着,老太太们则姐长妹短亲热地拉着家常。有带着凳子,杌子(一个人坐的短凳子)就挨挨挤挤坐在一起,没有凳子的随便找块砖头坐下,不愿意坐的就围着放置电影机的周围站着看。遇到好电影,墙头,树杈上,银幕后面这些地方都是人,四下里人头攒动,嘤嘤嗡嗡好不热闹。

放映电影的一般是乡里或者县里的放映队,有两个大木头箱子,一个装电影胶卷,另一个装发电机,因为经常停电,所以发电机是必备的。

在人群中央有一张放电影用的桌子,一根竹竿挑起一盏200W的灯泡照得全场通亮,一台放映机对准银幕摆放好,放映员开始“倒片子”,就是把在上一个村子里放映完来不及倒回开头的胶卷用手摇着绕回到开始才能重新放映。

正片放映以前大多会播放“新闻简报”,都是宣传国内大好形势的,没人爱看。有时候放着放着突然停电了,就要用到发电机(我们叫“铁狗”),电影演得热闹,旁边的“铁狗”在卖力地吼叫。经常电压不足了,放映机的速度就会慢下来,放映中的电影“哼哼”地发出怪音,画面也会暗淡下来,胶片经常会被“烧掉”,这时候电影不得不停止播放,等放映员把胶片接好再继续播放。

要是碰到不爱看的电影,我们这些孩子就会耐不住困乏睡着了。等电影放映完,银幕上出现“剧终”的字样,便会被大人唤醒,拖着一身的困意和两条被压得麻木的腿随着人群四下散去,留下满地的砖头瓦块和谁家的孩子掉的一两只鞋。。。。。。

有时顽皮的小崽子爱钻进厚厚实实的麦秸堆里舒舒服服地看电影,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往往一睁眼已经是满天星斗,遍地寒霜,回到家自然少不了一顿揍。


老是那几部电影,看得都滚瓜烂熟了,甚至演到哪里是什么台词我们都知道。

日本鬼子“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呲着暴牙的伪军小队长伸大拇指谄媚鬼子的经典台词:

“高!实在是高!”

“我到要看看高家庄的地道倒底能装多少水!”。。。。。。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要放空枪。‘’。。。。。。

这些简单而质朴的黑白电影所表现的英雄主义情怀也强烈地感染着我们这些懵懂的孩子:

《甲午风云》里腐败的清政府买回来的炮弹里装的是沙子会让我们双眼冒火,我们的内心会随着“邓世昌大人”一起高喊:

“撞沉吉野!”“撞沉吉野!”

《冰山上的来客》 中解放军战士被冻死,变成了立而不倒的冰雕会让我们的内心无比震撼!

《51号兵站》中的地下党“肖老大”面对敌人大智大勇,巧妙周旋时的潇洒倜傥让我们心怀崇敬。

我们不会忘记《永不消失的电波》中李侠被捕时那坚毅的眼神;

。。。。。

通过老电影我们还认识了众多的英雄人物:

《平原游击队》威震敌胆的双枪李向阳;《闪闪的红星》潘东子巧斗阴险狡诈的胡汉三;《英雄儿女》手持步话机呼喊“向我开炮,向我开炮”的王成;《小兵张嘎》勇敢机智的’嘎子‘’;《铁道游击队》里面的刘洪;还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我们也嘲笑日本鬼子的狡猾和愚蠢,每当看到日本鬼子和伪军汉奸被八路军打得魂飞魄散,狼狈不堪,也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

我们最爱看《地雷战》中的一个镜头:

日本鬼子军官摘掉雪白的手套,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双手起地雷,捧起的却是臭烘烘的大便,那扭曲狰狞的表情,哇哇怪叫时的狼狈……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便会兴高采烈地欢呼。。。。。。。

也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让我们白看,有时候也会有卖票的电影,一毛钱两毛钱的都有,那一定是新片子,放电影的四周就会被围得严严实实。但我们这些皮猴般的孩子总会有办法,四处转悠着看哪里的墙头有豁口,或是墙根有破洞好钻进去,要不就攀上高高的树杈上去看,卖票的拿我们一点办法没有。

到别的村子看电影是我们这些小孩最爱做的事,只要听说邻村有好电影就结伴前往,不管三里五里都是两条腿走着去走着回。冬天经常都是“咔嚓、咔嚓”踩着厚厚的积雪,头顶却是明晃晃的月亮,一路上说说笑笑,蹦蹦跳跳,倒也热闹。到了冬天由于要上晚自习,经常都是等到了那里电影都快演完了,只能看个尾巴。

慢慢地我们长大了,乡下的日子逐渐地好过了起来,电影也慢慢多了起来,经常能看到彩色的故事片。村里有了红白喜事,经济上富裕的人家还会出钱请大家看电影。

记得有一次听说出了一部武打电影叫《少林寺》,都说这部电影如何如何地精彩,里面的和尚武功多么多么厉害,我们个个都激动得不得了,都盼望着能早点看到。

后来终于盼来有消息说《少林寺》快到村里来放映了,我们天天搬着手指头算,四处打探消息。后来终于知道要在某一个村里放,那个村离我村有七八里路,我们几个一商量,早都忘了自己当时找了个什么理由连晚自习也不上了,就那样七八里一路蹦跳着,说笑着紧往那个村里赶。

等满头大汗赶到了,电影刚刚开演,却要收票,五毛钱一张,这瓢冷水兜头浇下,我们几个小崽子摸着自己瘪瘪的兜里个个垂头丧气。

看着看电影的人兴高采烈拿着票鱼贯而入,听着围墙里李连杰“吼吼哈哈”的打闹声,我的心里就像猫儿在抓,——进,进不去!回,不甘心!正心急火燎的时候,突然看见我的一个同学的哥哥举着票正准备往里走。一眼看到我们,忙过来问我们怎么了,一听说我们没钱买票,他眼珠一转,把我们领到了他家里。原来他家也有电影票那样的黄色的薄纸,所谓人急生智!我们几个裁了几张和电影票一样大小的纸片,用黑色的碳素墨水画了几张电影票,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我同学的哥哥领头,我们几个跟在后面,手里捏着假票,心里打着鼓,一本正经地往里走,那把在门口收票的几乎都没看一眼就放我们进去了。

直到挤在人缝里踮起脚后跟睁大眼使劲看,银幕上剃了光头的李连杰和“王仁则”打得正欢,我的心还在一个劲地狂跳。。。。。。

虽然只看了个半截电影,但那从未见过的精彩打斗还是让我们惊叹不已,回家的路上比比划划,打打闹闹,根本不觉得乏。

那天晚上没有月亮,到处黑乎乎的,说笑间突然后面的同学一声惊叫,然后“噗通”的一声不见了——他光顾高兴了,忘了脚下的小路被烧砖瓦窑的挖成了一两米深的大坑。我们绕开了,他走着走着一下子掉了下去,疼得半天上不来气。。。。。。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媒体和电子设备铺天盖地地涌入我们的生活,那种站在光秃秃的打麦场,迎着风看露天电影的已近绝迹,那些曾带给我们许多快乐的老电影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尘封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虽已尘封,但并不意味着死去!我记得有一次父亲在看电视,演的正是黑白电影《董存瑞》,当董存瑞昂首举起炸药包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的一刹那,我分明看到老父亲的眼角泛起了泪光。我没敢惊扰父亲,但我知道,是这质朴的映像触动了他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老电影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它带给我们的是朴素而纯真的快乐。尽管时光流逝,当年气血方刚的年轻人已然老去,但那最为诚挚的记忆不会改变,它历久而弥新,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远不会磨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贵州银幕

    贵州银幕

    板块简介:我们以全方位、多元化的视角,博采众长,为您带来最新的影视咨讯。我们用激情成就梦想,同时以贵州力量构建一支以影视文化制作、明星演艺为主题的优秀制作和演艺队伍。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gzym368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386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