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侗族古建筑博物馆—大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4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借助传统村落峰会的契机,围绕“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黔东南州将推出“十村一线”传统村落旅游线,从而达到这10个示范村既是百姓生活家园,又是文化体验区,同时是一个高品质的景区,形成“十村一线”布局,为形成全州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线奠定基础。

本期带大家走进侗族古建筑博物馆—大利。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栽麻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7.5公里,距县城26.5公里,距榕锦公路线(省道)4.5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238户1139人,是一个典型的侗族聚居村,侗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8%。全村有耕地面积777.3亩,其中田712.3亩,土65亩,森林管护面积8875.5亩,有林地面积8788.35亩,海拔898.1米,国土面积9.8平方公里。大利侗寨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大利村上榜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古建筑群位于榕江县栽麻乡境内。始建于明代,有百年以上民居建筑29栋、花桥4座、鼓楼1座、萨坛1座、石板道3条(含碑3通)、古墓葬1座、古井6眼、古粮仓12座,村寨四周古百年以上古树128株。

  民居全为木质两层或三层结构,两至四开间不等,三开间为多,小青瓦覆盖,分建于小溪两旁,错落有致,六眼古井,清泉汩汩,一百二十多株红豆杉、楠木、猴梨、榉木等古树名木郁郁苍苍。寨周边四条石板古道,分别通往栽麻、高硐、小利洞、八匡等地。其中清乾隆58年(1746)的石板古道是榕江县境内唯一的,历史悠久的石雕石板古道,全长2.5公里,宽2米,共有528级;寨南石雕墓藏着无数秘密;萨玛祭台、鼓楼威立独具;侗族大歌和侗戏令人陶醉;具有鲜明的南部侗族特点和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大利古建筑群选材灵活,建筑和环境谐调共生,充分体现了古代苗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思想和审美理念,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实属侗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景象。

(来源: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秘书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