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1:23 编辑 <br /><br /> 说到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肯定很多人都会中招。但是大部分人仗着自己年轻力壮,总觉得无所谓。可是想想十年后的你:身体的各项功能开始走向下滑线,抵抗力也大不如前,各种疾病开始接踵而至……想到这,您还觉得现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无所谓吗?如果不想自己刚刚年过半百,就疾病缠身的话,就速速改掉下文中所说的不良习惯吧!
1、“吃豆制品越多越好” 黄豆中的蛋白质能阻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过量摄入黄豆蛋白质可抑制铁正常吸收量的90%,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等贫血状态。因此,尽管豆制品富含营养,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还是以适量为宜。
2、?“热油炒菜香” 许多人认为热油炒菜香。但是,当油温高达200℃以上,不仅植物油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将被氧化,而且会产生一种叫做“丙烯醛”的气体,它是油烟的主要成分,对人的呼吸系统极为有害。另外“丙烯醛”还会使油产生极易致癌的过氧化物。因此,炒菜不宜用非常热的油。
3、“调味佐料多多益善” 许多人在烹调时喜欢放调味佐料。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胡椒、桂皮、丁香、小茴香、生姜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如饮食中过量使用调味品,轻者有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感觉,重者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疾病,甚至有导致人体细胞畸形而形成癌症的可能。因此,日常饮食中以尽量少放调味佐料为好。
4、?“爆炒禽畜肉好处多” 很多人喜欢快火爆炒食物,认为这样做好的菜肴色泽口味都很好。但事实上爆炒是一种很不卫生的烹制方法。禽畜肉尤其是动物内脏,通常都携带大量禽畜病毒、病菌,有的病毒要烧煮十几分钟后才能被杀死。爆炒时间过短,病毒、病菌不易被杀死,吃了这类食物后,极易发生“人畜共患病”。因此,禽畜肉还是烧熟、烧透了再吃才安全。
5、?“饭后马上吃水果” 科学家经过研究后指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类物质,很容易被小肠所吸收,但若被饭菜堵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成胀气,使胃部不适,所以,吃水果应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为宜。
6、?“劳累后多食鱼肉蛋” 干了很多活儿或进行大量运动后,不少人要多吃些鱼、肉等来补充消耗,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食物按酸碱性可分为两大类,含有磷、氯、硫元素较多的食物,如鱼、肉、蛋、糖、花生、啤酒等属于酸性食物;含钾、钠、钙、镁元素较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茶等属于碱性食物。偏食酸性食物可引起酸中毒,使血液酸性化,结果易使劳累后的人更加疲劳,抵抗力降低,引病袭人。因此劳累后不应多吃大鱼、大肉。
7、?“不吃高胆固醇食物” 由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会增加患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此,有些人错误地把胆固醇高的食物看成是一种有害的食物。实际上,胆固醇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物质,只要不是长期从食物中摄入异常高的胆固醇,就不会引起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明显升高。每天吃一个鸡蛋并不会引起胆固醇浓度的变化。当然,如果长期从膳食中摄入大量胆固醇,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要适当少吃肥猪肉、蛋黄、动物内脏如肝、脑、肾等。
8、“多喝牛奶中和胃酸” 过去十分强调牛奶是治疗溃疡病的最佳食品,因牛奶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但最新实验结果显示,牛奶和其他蛋白质食物一样,在中和胃酸的同时也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而且后者作用强过前者。而且牛奶中钙含量高,也能刺激胃酸分泌。因此,溃疡病患者不主张多喝牛奶。
9、“消化性溃疡病人少食多餐” 因进食必然引起胃酸分泌,为了减少胃酸分泌过多,故不需要增加餐次。在一般情况下,一日三餐即可,尤要避免临睡前的加餐。
10、“酒后喝浓茶” 有人错误地认为,饮酒后喝浓茶可以解酒。其实酒中的乙醇随着血液循环到肝脏中转化成乙醛再变为乙酸,然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肾脏排到体外。而浓茶中的茶碱有利尿作用,促使尚未转化成乙酸的乙醛进入肾脏,可造成乙醛对肾脏的损害。另外,茶碱能抑制小肠对铁的吸收,实验证明,酒后饮用15克干茶叶冲泡的茶水,会使食物中的铁吸收量降低50%。因此,酒后不宜喝浓茶。
11、“生吃鸡蛋好” 有人认为,生吃鸡蛋有润肺及滋润嗓子的功效。其实,生鸡蛋内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前者能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后者能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所以鸡蛋应熟吃。
12、“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许多人认为多喝牛奶预防骨质疏松,其实这是片面的。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应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治疗。通过喝牛奶补充钙质的同时,还应加强锻炼,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13、“吃水果要削皮” 在饮食过程中有一个被忽略的地方就是应完整(连皮)食用。其实,食物中最有营养的常常是外皮,大部分的外皮是碱性,果肉是酸性,每个部分都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要一起食用才会发挥最大效果。例如,西瓜是果皮与果肉之间的那层白色部分最有营养,而葡萄则是顶上的白色黏液最有营养价值。其中应注意的是,红薯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因为它有非常完整而丰富的氨基酸,几乎涵盖人类所需要22种氨基酸,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及维生素B群,正常人每天吃一份,生病的人,每天两份,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14、“饭要趁热吃” 许多人吃饭喜欢“趁热吃”,不管是滚烫的米粥,还是刚出锅的油条,他们都能咀嚼自如,毫无惧色,其实吃烫食的习惯很不好。烫食易使口腔黏膜充血,食管腔最里面的一层是黏膜上皮层,又薄又软,直接同食物接触,最容易受到各种食物的刺激。粗糙、过烫的食物在通过食管时会使其发生破损、溃烂、出血。如果不断刺激黏膜上皮,黏膜在反复增生中,就会出现一些“变异”的细胞,并可能逐渐形成癌细胞,直接诱发食管癌。经常吃过烫的食物,时间久了还会破坏味蕾,影响味觉神经,减退食欲,使胃口越来越差。同时,烫食对牙龈和牙齿都有害处,能造成牙龈溃烂和过敏性牙痛。
15、“吃完涮羊肉喝汤、喝茶” 秋冬季吃些涮羊肉、涮肥牛等,对人体有温补作用,但是不要再喝汤,特别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因为汤里油脂太大,对身体有害无益。羊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能同茶叶中的鞣酸“联姻”,生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容易导致便秘。所以,涮羊肉时不要喝茶水,即使吃完涮羊肉也不要立即喝茶,有喝茶习惯的人,吃完羊肉1小时再饮茶为宜。
ボボ |